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4月21日

读书不觉已春深

刘子玉 绘

○ 黄迎红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这是古人留给我的读书的雅致和诗意。寒去春来,草木生发,蓬勃的气息,滋润着心灵,氤氲着美好,一本好书,一杯清茶,“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合书掩卷之余,方觉已春深。春日迟迟,最是读书好时节。

幸而有这份读书的雅兴,得益于从小母亲的培养。从翻看《红小兵画报》播图开始,到年少时极爱找闲书来读,中学时一到周末,便骑着父亲的单车,转遍周边的大小书店。宅在家里一读就是一日光景,读到情节跌宕时,恰逢家中开饭,引得腹中空谷足音,两相为难,如今想来那是个多么幸福的烦恼。从随遇而读,到后来鉴别取舍,过往的是悠悠岁月,不减的是已成难舍的兴趣。

回首读书的日子,庆幸在年幼无知时,母亲打开了我认知世界的那扇窗,得以发现了宽广的天空和大地的辽阔。山高水长,一路走来,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读书价值的所在。虽不曾记得每个灵魂闪烁的字词,渗漫浸潜间,胸襟气质、举止谈吐却已然飞升;虽不曾口舌生花,点染蕴藉里,终不至行走茫茫红尘里,面目可憎;虽不曾妙笔生花,韵律顿挫,字润笔酣,却也语言尽意不穷。其乐悠然之,不以读书人自居,只为“女悦己者读书”。

人生有涯,读书无界,捧书识香,书是投契知音,不患贫穷,不患微小,不患是非,你若爱读书,读书便是快乐的。你若读你喜欢的书,你便是享受的。读书,我在于心灵的指引,寻求生活的一面镜子,在浩瀚如烟的书海里,寻求更多的能够让我灵魂自由、且让我沉下心来阅读的好书。好书是益友,也是诤友,致密文字,细微觉触间,如聆听见多识广的老者、智者,语重心长,谆谆教诲;好书也是挚友,一字一言,似朋友间懂得、觉悟者了然。读到好书时,顿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知古今,读书增阅历,读书是一个人成长、觉悟修为的过程。其实,读书也是阅自己,在包罗万象的文本里,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或是主角、抑或是配角、更或是一株无名小草,春华秋实,风雪飘飞,人生的喜与悲,岁月的感与叹,都展现在眼前。虽不曾一一以身试过,也已感同身受了千遍万遭。看惯了世相百态,看透了宠辱荣枯,看尽了悲欢离合。神游字里行间,于无声处胜过聒絮万句。淡去了浮躁,增加的是恬静。

“偷得浮生半日闲”,半为修心半读书。遍观古今中外,名留青史的文人骚客,哪个不是读书人,又有哪个不是“一派书香做知己”?从他们笔下涓涓流淌而出的锦绣文字,又有哪个不是读着口香,嚼着齿香,嗅着鼻香,看着眼香?“家有万卷顶黄金,读书之人家不贫。”优美的文字不仅能洗涤人的心灵,更能照亮一个人的成长之路。春光荏苒,又逢人间芳菲四月天,一册在手,近闻书香,半日光景也好,一隅净土也行,在工作生活生命的纵横里,须有一个位置为书而留。

--> 2022-04-21 1 1 黔东南日报 c185658.html 1 读书不觉已春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