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4月21日

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师指导困境及对策

○ 凯里市第一小学 何应平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课外阅读是实现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能否对学生课外阅读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是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但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往往陷入课外阅读指导的困境,对指导动机、指导内容、指导方法等认识不清,造成课外阅读指导的低效性。

一、教师课外阅读指导的整体情况

(一)指导态度与指导过程差距大

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包括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等。小学生具有极大的向师性,教师自身态度也间接影响着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和兴趣。对此,笔者对教师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教师群体中,有53.66%的教师表示非常支持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33.29%的教师比较支持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共计86.95%的教师对课外阅读持认可态度。这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价值取向上有基本的导向性,教师改变了传统的阅读观念,这给予了小学生课外阅读起码的外部条件。但在实践过程中,未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导致思想层面的认识与实践指导过程差距较为明显。

(二)指导目标与指导内容相脱节

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总量和具体分量。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进一步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和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明确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笔者对教师课外阅读指导目标及指导内容进行调查,对比教师指导目标和指导内容发现,在课外阅读教师指导中,指导目标与实际指导内容脱节。

(三)指导方法的缺失

教师对课外阅读方法认识很浅,仅有12.92%的教师经常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偶尔主动指导的教师有48.56%,极少主动指导的教师有33.29%,还有5.23%的教师表示从不会对课外阅读方法进行指导。教师大多表示只有学生主动向其询问才会予以指导,但学生主动询问教师阅读方法的极少,这也导致了教师忽视了对课外阅读方法进行指导。

(四)教师课外阅读指导缺乏外部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课程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课外阅读指导成效与其评价机制有重要作用。

二、教师课外阅读指导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应试教育思想严重

钱理群曾说:“应试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全部目的和内容,而不仅教育者(校长、教师)以此作为评价标准,而且也成为学生、家长的自觉要求,应试教育的巨网笼罩着中国校园,一切不能以应试教育服务的教育根本无立足之地。而应试教育恰恰是反教育的。” 在社会整体急功近利的氛围下,课外阅读耗时长、见效慢,其价值及意义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没有制度保障,不论是在日常教学还是期末测试中都没有对课外阅读实施系统考察,使得加强和扩展课外阅读陷入纸上谈兵的窘境。另外,指导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没有做出详细规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虽规定了课外阅读的目标,但对其具体指导方法、指导过程却只字未提,这使得教师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迷茫失措,只能照搬前人陈旧、无趣的指导方式,使教师指导流于形式,效果平平,教师及学生都不能较好地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教师指导阅读能力有限

教师在小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是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者,阅读倾向的调控者,阅读方法的指导者,阅读意志的磨砺者,这多重角色对教师能力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反观现实,教课外阅读指导能力堪忧。

(三)评价主体单一

在传统观念看来,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对学生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但教师对自身教学水平是否了解这就需要画一个问号。现行教师评价机制多由教师自身或同行互相评价,而同事基于情面通常不能给出中肯的建议,使得教师评价成为一种形式,没有实质性影响。学生及家长即便对教师指导过程有具体建议,也没有任何平台供发表。

三、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师指导效果的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课外阅读观念

首先,教师应及时学习新思想新理念,建立课外阅读指导意识,切身践行体会课外阅读过程。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如果教师自身都觉得课外阅读可有可无,学生受教师影响,没有阅读的欲望,思维缓慢,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可想而知。

其次,教师不能固守“以分数论英雄”的陈旧观念,只注重考试结果,过分看重成绩,漠视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地位。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不够强,对教师往往惟命是从,教师若在日常教育中只是一味地强调教材及分数,会直接导致小学生功利的学习态度,渐渐地对课外阅读也会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造学生课外阅读的机会。

(二) 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首先要提高教师的阅读指导能力。除了上述所说提高自身阅读素养外,教师还需掌握一定的指导技巧,以免出现“有货倒不出”的尴尬处境。

首先,教师应联系实际指导情况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并将每次的指导记录细化到指导目标、指导内容、指导方法等不同层面,将课堂生成与课前预想进行对比,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及改进空间。其次,教师课外阅读指导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教师有必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个性化指导。例如,对阅读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可通过讲故事、设悬念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对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布置任务,通过推荐相关书目拓展课外阅读。

(三) 革新课外阅读组织指导方式

课外阅读指导课程在形式上多表现为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单一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递大量信息,但难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不能面面俱到照顾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因此,教师有必要革新课外阅读组织方式,使其指导更能“润物细无声”地被学生接受。

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环境,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真正地爱上课外阅读。

--> 2022-04-21 1 1 黔东南日报 c185664.html 1 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师指导困境及对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