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往洞镇中心小学 石 江
伴随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教学模式更加直观、智能、多元。紧扣时代脉搏的多媒体应用使教学质效得以提升,教学方案的实施更加科学,教学课堂更加智慧。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应用既具备优势,也存在不足。本文将着力探讨多媒体应用对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利弊影响,以使之更好地赋能教学环节。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堂提出新要求,即从“学知识”向“培素质”转变。数学教学活动不仅要促进孩子建立数学知识架构,还要通过崭新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孩子的应用能力。多媒体的应用,化“讲话”为“对话”,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这既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活动发展的需要。然而,在真实的教育实践中,多媒体应用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和问题。
一、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差异
1.教法不同
从教法来看,传统教学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课堂穿插提问和练习。老师将教学着力点放在了带领学生掌握知识上面,教师对课堂的把握力度较强。而融合了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堂则有所不同,教师从设计教学方案到实施教学活动,均以引导式的教法为主。教师从课堂导入、新课讲授、知识重难点讲解和练习等方面均以层层深入的引导为主。借助多媒体应用能高效实现新知识的自然导入。
2.学法不同
从学法来看,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执行的学习状态,学生始终在紧跟教师的节奏,这导致部分学生往往因为理解能力有限而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多媒体教学则意图以丰富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自内心地热爱学习。改革的小学数学课堂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接受知识、消化知识、探索知识的空间,减轻学生的压力感。
3.课堂氛围不同
从营造的课堂氛围来看,传统教学相对静态,而多媒体教学课堂要相对声情并茂,是动态的、色彩的、立体的、活跃的趣味课堂。
二、多媒体应用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1.声画并茂,抽象概念“直观化”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视频、音乐、色彩图、动画搬到课堂中,实现动态演示,为小学生呈现更加直观的数学教学课堂,既符合该学龄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凝聚上课的注意力,又能寓教于乐,用灵动的课堂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知识理解“趣味化”
多媒体课堂为小学数学课堂增加方方面面的乐趣,这得益于资源优势。新课导入非常关键,一个好的导入能让整堂课的效率大大提升。例如,在学习圆周率这节课时,多媒体教学可以用两分钟的小视频播放祖冲之与圆周率之间的故事,用π值的演算故事诠释数学家的精钻匠心,让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人文地域,还能在人文情怀的熏陶下激发学习热情。
3.多元载体,交互学习“个性化”
传统教学模式常常忽视学生主体性,疏忽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多媒体应用改观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学习增添吸引力。例如,微课的介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等,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实现数学问题的现场演绎。课堂中,多媒体应用能为课堂引入知识性的游戏,在课堂中开展课堂闯关游戏等,烘托快乐、自在、和谐、有趣的学习氛围。
三、多媒体应用对小学数学的不利影响
1.教学内容碎片化,分散学生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在内容更加丰富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教学内容过多,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这些内容过多、过于碎片化,也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领悟、理解不足,导致游戏化、碎片化的内容过多,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课件制作难度高,增加教师工作任务
多媒体教学依赖于课件,课件制作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若课件制作缺乏重点、缺乏吸引力,都会影响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而课件制作对于老教师,特别是农村小学老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多媒体教学反而成了农村教师的负担,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多媒体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创新模式,为学生形象理解、趣味学习、联动想象、拓展思维、内化知识及培塑核心素养提供了优化手段。强化小学数学教育和多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时代“命题”,融合了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实现了“教学知识+现代化模式”的全新演绎。多媒体应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影响深远,但如何最优化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教学值得深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