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4月24日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 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潘礼梅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雪村

时下正值春耕备播时节,在施秉县城关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群众春耕备播的忙碌身影,各种农机在田间来往穿梭作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每年春播时节,是施秉县植保站站长潘礼梅最忙碌的时候。

4月14日,记者来到施秉县城关镇白塘村赖洞坝苗寨,看到潘礼梅正在田间现场指导村民进行水稻拌种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一公斤稻种拌10-15毫升的药,可预防稻瘟病,积极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才能提高农产品的安全质量。”潘礼梅说。

“通过潘站长的指导,我们掌握了很多科学种植方法,有信心实现今年粮食丰产丰收。” 村民雷邦明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以来,当地米业公司为村民们免费发放粮种,并建立了稻谷回收机制,有了公司订单和农业服务技术的双重保障,村民们对粮食种植的信心更足了。

每逢水稻育秧管护的关键时期,潘礼梅总是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春耕生产,帮助农民科学选种、施肥、除草、灌溉,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让农户“听了明白、听了会做、听了能用”,使科学种田“含金量”大大提高。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近年来,施秉县辣椒和水果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为做好农业技术服务指导,潘礼梅多次深入施秉县牛大场镇石桥村等村寨进行技术指导,并到白垛侯家屯等地指导水果病虫害防控等工作,足迹遍布全县各大产业基地和部分村寨,全力做好农业产业的守护者,保障百姓产业发展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加速。

潘礼梅长期扎根基层,融入乡村,把田间地头当成自己“第二个家”,为全县农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01年以来,潘礼梅先后获省农业丰收一、二、三等奖,省“测报工作先进个人”,省“植保工作先进个人”;2010—2011年连续两年获得州“粮食增产工程工作先进个人”;201—2012年连续两年获得“施秉县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6年获黔东南州“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二等奖。

能当选为省第十三次党代表,潘礼梅感到十分自豪。“党的惠民政策为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道路硬化大幅提升,产业发展越来越兴旺,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变化吸引了一大批有志青年返乡就业创业,让农村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农技人员,潘礼梅表示,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赋能乡村振兴。

--> 2022-04-24 —— 记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潘礼梅 1 1 黔东南日报 c185986.html 1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