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4月25日

黄平妇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推最美乡风蔚然成风

本报讯(通讯员 杨琳琳) 今年来,黄平县妇联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凝聚“她力量”参与移风易俗、村寨治理、纠纷调解、关心关爱等工作,以最美家风促最美乡风初见成效。

夯实“妇女之家”好阵地。坚持党建带妇建,在推进女性进“两委”以及村(居)妇联主席进“两委”的同时,强化阵地建设,以部分村和易地扶贫搬迁社区为试点,开展“五亮”创建(即:亮妇联标识、亮组织架构、亮工作职责、亮执委身份、亮活动内容),标准化打造“妇女之家”,选齐配强妇联班子,实现基层妇联组织“有人干、有组织、有阵地”,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妇女维权、纠纷调解、岗位推荐、关心关爱等工作,为疏导社会矛盾、帮助困难妇女、维护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探索“妇女宣教”新模式。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以妇女教育为抓手,以农村和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精神需求为导向,组织县内外专家、名人组成“幸福家”宣讲队伍,开展“三八文艺竞赛”“脱贫故事大赛”“好家风好家训”“科学育儿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立足本地实际,发挥传统文化熏陶感染、移风易俗功能,让广大妇女成为民俗活动、文明宣传的参与者、传播者。广泛开展“锦绣计划”、家政技能、母婴护理等技能培训,激发妇女的工作热情,提升妇女的文明素养,以点带面,传承乡风美德,涵养社区新风。

发挥“巾帼服务”传帮带。巾帼志愿者队伍是妇联组织的正能量“航标灯”,也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的“播种机”,近年来,黄平县妇联充分发挥巾帼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通过“招、做、评、访”等有效举措,将辖区内的医生、教师、律师、致富带头人及社会爱心人士等各类人士吸纳到巾帼志愿队伍中,按照个人兴趣特长,常态化开展创文宣传、社区义工、文明劝导、医疗会诊、文艺演出等各类活动,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文明新风尚。创新建立“五个妈妈团”(妈妈爱心团、妈妈宣教团、妈妈调解团、妈妈帮教团、妈妈互助团),充实巾帼志愿队伍的力量,参与到村寨、社区治理的各个环节,把巾帼服务传帮带的理念落到实处。

打造“最美家庭”新名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三个注重”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县乡风文明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活动,号召妇女家庭争做最美家庭、最美妇女、最美贤妻、最美婆媳、最美孝女“五类最美”,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独特作用,号召妇女在家庭建设、家庭教育、家风传承中尽心尽责,发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三年来,通过“乡风文明”行动寻找“最美家庭”等共计1596户(人),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感身边人,以最美家风促最美乡风,以最美乡风促最美社风。

--> 2022-04-25 1 1 黔东南日报 c186055.html 1 黄平妇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推最美乡风蔚然成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