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西山镇中心小学 杨圣江
一、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但在农村,口语交际教学仍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课题。纵观农村学校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不善于发言,只有几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大部分学生在被点名后,显得急促不安,表意不明,语序混乱,更不要说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了。长期这样,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也就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训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农村小学学生不爱开口说话的原因
(一)交际训练不足。这导致学生对口语交际课理解不足,不会说,不知道从何说起、说什么内容,怕说错了被同学笑话。
(二)课堂情境设置不合理。有的学生下课时总有说不完的话,但上口语交际课时却从不发言。主要是不想说,不知道跟谁说。
(三)小学口语交际课除了培养说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注意听别人说话的内容,记录别人说了什么,通过提问来复述,培养听的习惯,不打岔。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学生在别人说话时不能做到认真听,学生交谈汇报时语句不连贯,语序混乱。低年级小学生还出现扎堆的现象,不说大家都不说,说则都说,又语义不明,语序混乱且不能完整地把一个内容说出来,往往是东一句、西一句。导致学生不敢说。
三、农村小学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措施
(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在上口语交际课时教师要认真备好学生,留意学生平时感兴趣和贴近农村学生生活的话题,精心创设符合交际话题的情境。例如,春游去哪儿玩,引导学生说说家乡附近常去的好玩地方,介绍你在哪儿的所见所闻、快乐的经历等,以轻松活泼的氛围,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来开启学生之口。也可以让学生讲自己从电视、网络中看到的知道的新鲜事儿、热点事情等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激起学生的交际兴趣,从而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二)积累知识,加强训练
口语交际是一种即时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口语交际课的对话中巧妙对答,应对自如。农村小学的大部分同学不会说是因为没话说,不知道从何说起、说什么内容。在日常教学时就要求学生:1.增加课外阅读量。教师要指导阅读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知识储备量,要求每个学生借阅班级图书角里面的课外读物,每周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以增加知识量、开阔学生的眼界。2.课内外留心身边的可视或听到的一些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整理谚语、歇后语,并摘抄在学习笔记上,养成摘抄的学习习惯,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
(三)重视方法,技巧策略
学生兴趣提高了,还储备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在口语交际时还要重视交际方法、策略的学习。1.在上口语交际课中要求让学生认真听,听明白;有话说,会说话。在听别人说话时要集中精力,不随意打岔,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说话时仪表自然大方,不做不礼貌的动作。2.平时教学时学生回答问题要求条理清楚,说完整话,可以先拟稿子跟稿子说,再脱稿,循序渐进。克服语无伦次,无头无尾,随意说,重复的语病。最后能说顺,说具体,说准确,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就能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3.通过学习不同的交际话题、交际情境,让学生学习面对不同场合、不同交际对象,发展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交际的勇气和信心。
(四)勤于实践,提高能力
1.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重视课堂教学中无处不在的口语交际活动。精心设计问题,有意识地和学生交流互动,如争当小记者、小导游、分角色表演读等情境,让学生用普通话轮流讲述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关注生活中的交际品质,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重视每个单元里的口语交际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口语交际课中的学习成果。2.课外开展说笑话、讲故事等,既可以训练学生开口说话,又给学生创造当众表达机会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分角色扮演,都能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重视交际方法、策略,多练习、多实践。对提升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