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4月26日

岑巩加快推进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建设

天星乡油茶套种种植基地一角

本报讯(通讯员 岑萱) 近年来,岑巩县借助东西部协作“东风”,在东西部协作现代农业产业园探索“短期‘反租倒包’、中期林下套种、长期农旅融合”三期有效衔接模式,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多管齐下,实现产产相融、管护双赢、一地多收发展模式,保障老百姓持续增收、稳定致富,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短期“反租倒包”,以租代管。利用前三年油茶幼林间距大、阳光足等特点,将油茶基地进行标准化“开厢”整理,将土地以每亩150元的价格“反租倒包”给大户种植辣椒、太子参、花生等短平快特色农作物,不仅节省油茶前期除草、施肥等管护成本,还能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业增收。该项目建设期间,提供劳动用工2.5万人次,支付劳务费250万元,油茶基地通过“反租倒包”全部“反租”出去,2022年至少可为产业园基地公司解决土地流转资金42.45万元和节省产业管护资金141.5万元。

中期“林下套种”,一地多收。按照“建成一亩油茶林就发展一亩林下经济”的思路,对于3至5年期间逐渐封林,但未达盛产的油茶林,抓好土地高效率利用,因地制宜在一期建设的2830亩油茶林下套种黄精2830亩,通过套种改良土壤促进油茶生长,解决油茶过渡期管护问题,实现黄精与油茶同步见效、一地多收,持续实现以基地养基地目标。预计5年后,黄精采收出售,扣除成本投入可获直接经济收益1910.25万元。油茶进入盛果期后,产业园每年出售油茶鲜果可获直接经济收益806.4万元。

长期“农旅融合”,复合增效。探索“林业立体复合式”产业发展模式,针对种植五年以上、逐步成林挂果、产量产值逐步提升的油茶林,重点做好松土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修枝整形等抚育措施,确保油茶盛产后长期高产稳产。同时,大力发展林鸡、林蜂等产业。充分利用油茶花、果的观赏性,同步融入景观元素,把集中连片油茶林打造成为休闲观光旅游、婚纱外景拍摄、青少年劳动教育等基地,积极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精品景点,建设精品路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 2022-04-26 1 1 黔东南日报 c186110.html 1 岑巩加快推进东西部协作产业园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