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停洞镇中心幼儿园 黄雪芹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培养幼儿复述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幼儿进行对话的能力、培养幼儿独自讲述的能力、培养幼儿在人前大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等等。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幼儿的未来成长非常重要,教师要着重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加强幼儿这一方面的训练培养。
一、为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口语学习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积极性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活泼的口语学习环境,使他们想说、敢说、愿说。幼儿刚进园时,由于环境的变化,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可能导致幼儿变得孤僻,容易脱离群体之外。这时,教师应该善于发现问题,把握幼儿的心理,多与他们亲近、沟通,让他们逐渐融入园内的环境。在教学中,有些幼儿的表现欲很强,想说、愿说,但是羞于表达,缺乏自信,不敢说,怕说错。因此,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多想一想,多说一说,让他们放下心里包袱,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那些性格相对内向的幼儿,教师应该为他们创造平等对话的机会,尊重他们的人格,寻找合适的话题与他们一对一地说话,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幼儿就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教师对他们一点的进步都要给予表扬,一个抚摸、一个微笑都是打开幼儿心门的钥匙。
二、灵活采用多种游戏方法,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得无拘无束、轻松愉快,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语言,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可尝试采用多种游戏方法,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教师可在中班各个班级中开设开放性的区域,如超市、医院、加工厂、商店、游乐场等;并且经常开展各种平行班之间的联谊活动,如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等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也可结合幼儿园的一些活动,如各班为了迎接“母亲节”而进行的环境创设,老师可带幼儿进行参观,然后让他们讲一讲,这也是有利于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在这些不同类型的游戏中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讲,为幼儿创设交往、表达的机会。在游戏中,教师还要注意围绕幼儿语言发展目标引导幼儿不断丰富游戏内容、形式等,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使幼儿不但敢于说、乐于说,还能创造性地说。实践证明,让幼儿经常讲述发生在身边或者模仿电视中的人物,并加以鼓励,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引导幼儿“讲述”,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的“讲述”是一种比谈话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它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笔者是这样训练的:如看图讲述。看图讲述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一是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最终用恰当的词语讲述出图片的内容来。这就要求教师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想好了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怎么问。提问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围绕图片的主题;第二要有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情节到次要情节,从具体到抽象;第三要有启发性,促使幼儿积极思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二是示范,教师做好个别词句、发音方面的示范和段落的部分示范,让幼儿模仿着说。幼儿说完后教师再用简单、扼要、完整、生动的语言讲述,讲述后不要求幼儿一字不差地模仿,只要幼儿理解,会用自己的话连贯、完整地讲就行了。看图讲述结束后,可以让幼儿给图片取名,以培养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当然,训练的方法不只以上几种,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能够有效达到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