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4月28日

天柱:党社联建“三干”工作法 把牢产业发展“定盘星”

图为近日,党员带着村民在高酿镇千亩优质稻育苗基地育苗。

图为近日,党员志愿者在蓝田镇东风村羊肚菌基地采收羊肚菌。

图为近日,村民在远口镇青云村蛋鸡养殖场里分拣鸡蛋。

文/通讯员 陈光昌 图/ 通讯员 金可文

“我在这里负责拣鸡蛋,每月收入3000多元,村党支部带头发展产业,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真是太好了!”在天柱县远口镇青云村产业园的蛋鸡养殖场里,正在分拣鸡蛋的村民罗付秀满脸喜色地说。

天柱县出台《关于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社、产业链上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的实施方案》,实施“支部带头干、党员表率干、党群抱团干”的党社联建“三干”工作法,产业振兴步履铿锵,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

支部带头干 产业“破冰”

“2014年我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时,青云村还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村里的产业为零,如何让村民增收,成了当时的首要任务。”青云村党支部书记杨宏广说。

2015年,青云村“两委”联合驻村工作队对村上的产业、资源进行全盘摸底后,发现青云村的土壤、气候非常适合发展葡萄种植。随后,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上,村“两委”提出了在“帽子坡”创建青云村青年创业园,发展水果种植的想法。这个想法刚提出时,以前以打鱼为生的村民认为青云村临江,早晚温差小,种出来的水果不甜,赚不了钱,不愿跟着种植。群众思想上的“绊马索”,并没有拦住村“两委”。“我们村党支部要带头做,把群众的荒山流转过来,为群众作示范。”村“两委”成员的意见高度一致。

通过逐户上门做工作,青云村党支部流转土地1100亩,种植高山葡萄100亩。2017年种植青脆李50亩、砂糖柑40亩,2020年种植杨梅30亩,2021年种植桑葚30亩。

时间证明一切。2018年,青云村种植的高山葡萄开始产果。2019年,葡萄产果5万公斤,收获15万元;2021年,青脆李产果2500公斤,产值1万元;2021年,砂糖柑产果1万公斤,收入5万元。果树下还套种了生姜、西红柿、西瓜、辣椒,林下养鸡、养猪、养牛收益也不少。2020年,青云村创办的自动化蛋鸡养殖场,年产鸡蛋3600多万枚,解决就业12人,就业人均增收2万元;利益联结青云、新市、远洞、农林、远口5个片区脱贫户400户,户均分红500元。

产业发展成功为青云村村民带来了希望,20多户农户也开始有了通过发展、种植、养殖增收的意向。

党员表率干 产业翻番

最近,天气晴好,天柱县高酿镇上花村的村民在党员带领下,奔赴高酿镇育苗基地帮着育苗。上花村优质稻从去年的200亩发展到现在的400多亩,种植户从去年的30户发展到目前的138户。上花村优质稻之所以能够大面积耕种,要归功于村里的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作了表率。

上花村是坐落在高酿镇万亩大坝东面的侗寨,这里土壤肥沃,适合耕种的田土面积约600亩,有着1000多年的水稻种植历史。

以前,村民种植水稻仅仅用于自给自足。现在,为保证粮食安全、群众增收,县里在高酿坝区建立优质稻钵苗种植示范1000亩,上花村是示范点之一,目标种植400亩。

“村民习惯于拉行栽秧,对于优质稻抛苗移栽还不理解,仍持观望态度,都不愿意种植优质稻。”上花村驻村第一书记曹昆说,看到群众踌躇不前,村里的党员站了出来,村党总支副书记龙琪种植9亩,党员、村民组长龙美裘种植6.5亩……27名党员共报名种植81.5亩。看见党员带头种植优质稻,持观望态度的村民觉得有了底气,纷纷加入优质稻种植行列。目前全村已完成443亩优质稻种植,超出400亩种植目标43亩。

“党员能种,我也能种,镇里有公司包技术指导、杀虫、销售,我还担心什么呢?”年过六旬的上花村村民龙桃娣说,她已经报名种植6亩优质稻,跟着党员有信心。

稻田养鱼也从去年的200亩增加到了现在的400亩。

党群抱团干 产业优化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天柱县蓝田镇东风村今年开春就挖到了“第一桶金”。村里羊肚菌获得丰收,入股的村民得了分红。

党群抱团干,自2016年以来,东风村通过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劳动入股等方式,吸纳200多农户160万元资金入股天柱县东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先后发展头花廖、黄精、白及、罗汉果、百香果等产业。种植产业从2016年的300亩规模扩大到现在的1800亩,产业发展呈燎原之势。不仅实现了“一村一业”全覆盖,还使得“一组一业”遍地开花,每个脱贫户均有一至两个产业支撑。

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东风村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2021年11月,东风村党总支书记杨顺烈带着8户脱贫户入股实施“稻+羊肚菌”种植模式,入股的农户除了务工收入1500元外,还额外分红1000元。“我以前跟着村里种植百香果,尝到了甜头,所以我现在又跟着杨书记一起种植羊肚菌。”东风村村民杨云芝决定今年4月先种植2亩水稻,等到7月收割完水稻后,再种植2亩羊肚菌。

目前,东风村保留20亩百香果基地,其余的土地均实施“稻+羊肚菌”种植模式。今年预计种植水稻400亩,待水稻秋收后,再种植羊肚菌400亩,带动种植农户10户。“村民种植水稻每亩预计收入2000元,种植羊肚菌每亩预计收入8000元,真正实现村民不出村、村内稳就业。”东风村驻村第一书记冉太伟介绍。

--> 2022-04-28 1 1 黔东南日报 c186274.html 1 天柱:党社联建“三干”工作法 把牢产业发展“定盘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