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4月30日

一片叶子带民富

—— 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贵州省雷山县脚尧茶业公司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道东

“今年1到3月份,我们的茶叶销售额有800余万元,带动100个多劳动力就业,共发放员工工资200余万元。”4月29日,代表贵州省雷山县脚尧茶业公司领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董文慧副总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打造品牌 生产绿色生态茶

雷山县脚尧茶业有限公司2010年成立 ,短短10多年的时间,该公司发展成为一家专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及茶艺文化传播的民营企业。这与该公司的先进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

雷山县脚尧茶业有限公司着眼生产绿色生态茶,茶园以高品质、高产为目标, 每年9月中旬实行冬防封园管理,以内蒙古有机羊粪作为茶园底肥提升品质,采取割草覆盖、播种绿肥等生态循环模式和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设生态茶园,通过系列的茶园管护,茶叶内含物质十分丰富,水浸出物超出国标13%个点,每年各项检测指标达到“0检出”目标。在生产工序上,脚尧茶业有限公司认真执行三检制度, 茶产品必须经过有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能投放市场,全力保证茶叶生产质量安全。 经过多年的苦心创研、把传统制茶技艺与现代机制名茶融合,生产出来的茶叶质量佳、口感好,自上市以来,得到业内人士、专家和消费者一致好评和肯定。脚尧茶品牌在茶行业国际舞台上多次荣获“金奖”。

“现有直管茶园面积5160亩,核心基地茶园700亩,为黔货出山进军营示范基地。茶青收购覆盖面积3万亩,覆盖西江镇、 大塘镇 、达地乡等8个乡镇32个村。”董文慧说。

创新模式 联帮联建促增收

既要发展企业,更要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公司在乌尧村首次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将零散的1000余亩茶园流转集中,打造成无公害茶园管理种植示范基地。

农户提供茶叶原料,合作社负责半成品加工,公司免费提供茶园管理物资、技术培训、成品加工和销售,并签订茶叶供销协议,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扶贫机制。经4年多的合作发展,乌尧村由原来22%的茶青下树率提升到现在春茶85%、夏秋茶40%的下树率。同时,乌尧村132户茶农依靠茶产业的发展脱贫致富,有些种植大户年收入50万以上,乌尧村是公司带动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雷山县西江镇黄里村,由于脚尧茶业公司的带动,经过几年的发展,全村种植茶叶面积达2600余亩,组建了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全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依托茶产业达到5000元以上,116户建档立卡户通过茶叶产业实现增收致富,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现在,以公司自有茶园基地为基础,先后与6个村级合作社和26家村级初级加工厂建立产业链联合体,带动768户2688人(其中356户1424人为建档立卡户)通过茶产业脱贫致富。2021年公司收购茶青271.91余吨,支付给茶农茶青款816万元。

不忘初心 服务社会勇担当

作为省级龙头企业始终主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积极履行企业“千企帮千村”“万企兴万村”的职责。该公司每年聘请采茶、选茶、捏银球茶、包装、茶园季节性管理等临时工共计1000余人。解决当地农民工就近务工,稳定地解决边远贫困山区部分脱贫户返贫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该公司还创新建立扶贫联动机制,采取“1+1+1+N”支部共建模式与西江镇脚尧村、乌尧村等开展结对帮扶。脚尧茶业有限公司还努力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发展,慰问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支持民俗节日等活动累计折合人民币120多万元;采购农家肥料810吨(折合人民币140多万元)免费发放给茶农用于茶园管理;2020年疫情暴发后,公司主动购买物资向抗疫情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慰问,积极向湖北鄂州捐赠1000斤(价值15万元)的茶叶。

--> 2022-04-30 —— 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贵州省雷山县脚尧茶业公司 1 1 黔东南日报 c186549.html 1 一片叶子带民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