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第二民族中学 梁祥光
复习课是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巩固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促使学生查漏补缺的重要方式。初中三年级阶段的总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归纳整理,回顾收集,整合的过程。初中语文知识内容的总复习,不仅要达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技能以及查漏补缺的目标,还要引导学生构建纵横交织的知识网络。由于初中语文总复习内容多,时间相对于平时的期末复习又较长,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科学拟定复习计划,使复习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地展开,从而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总复习的有效性。
语文学科中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初中三年学习过的语文知识点比较繁琐,既有基本的字词知识,又有近义词、反义词、词语情感色彩等的理解和运用,还有病句修改以及语句结构的变换,更有综合性强的阅读理解以及书面写作等。且任何一个大的语言模块又会细分出很多小的语言知识点,如阅读理解部分,有不同文体特点,有不同修辞手法,有不同写作方法分析等。有效的复习活动能够促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促使学生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建系统的语言知识体系。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多措并举,提升初中语文总复习的有效性。
一、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虽然中考语文的习题不是教材上的原题,但是语文教材内容却是中考习题的重要参考,出题人会结合教材语言知识点进行习题的编辑和审核。而且语文教材内容还是学生积累语言以及发展语言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积累基本的语言知识点,重新学习不同文体形式的阅读分析方法,学习多样化的写作表达技巧等,从而为后续的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奠定基础。
教师要以单元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结合单元要素展开复习巩固。例如,在学习《敬业与乐业》《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等单元内容,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重点复习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并对议论文的阅读习题展开相应的分析与解答,做到讲练结合。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君子自强不息”等内容进行复习整理,即学生要整理关于君子自强不息的内涵、人物以及事例。与此同时,教师也不要忽视基本字词等知识点的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单元内的重点字词,并结合相应的习题展开分析与解答。
二、专题复习,提升解题技能
当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了教材基本知识内容的复习巩固,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中考试卷要求,展开专题练习与复习,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解题技能。
例如,文言文阅读鉴赏,这一内容相对而言比较难,学生要对文言字词有深入的理解和构建,且要尽可能地阅读大量的文言文内容。然而由于时间有限,以及文言文本身的特点,以至于部分学生在鉴赏文言文时比较欠缺。那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历年中考真题中的文言文鉴赏习题,与学生一起分析鉴赏文言文所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包括文言字词的理解与释义、文言语句的解释和翻译、文言文情感表达的分析与整理等。
例如,写作练习,教师也要运用课件图片呈现历年中考真题中的写作要求,引导学生分析写作主题的特点,并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关注社会热点,积累正能量的写作素材,并加强语言表达练习。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写作习题展开分析与写作练习,并结合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评阅,从而引导学生及时改正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错题整理,联系回顾
无论是中考专题的分析和解答,还是语文综合模拟试卷的分析和解答,学生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错原因,及时构建与其相关的语言知识点,并对错题进行整理归纳,然后定期对其进行再次的复习巩固,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错误。
教师要引导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即学生要将容易混淆的基本知识点整理到错题本上,要将自己做错的习题内容,分类整理到错题本上等。当学生养成了围绕错题内容整理分析的良好习惯,那么他们就能将零散的语言知识构建成系统的整体。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错题展开拓展延伸。例如,学生在分析现代文时出现了错误,那么学生就要分析错误原因,是现代文阅读所需的基本知识比较欠缺,还是语言总结概括方面比较欠缺,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与此同时,学生要查看其他的教辅资料或者是试卷内容,查看是否有类似的习题内容,自己是否有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解答等。
教师要适时查看学生的错题归类情况,了解学生的易错题目,并结合这些错题资源,展开相应的教学引导,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是复习的整体,教师要通过正面激励以及教育引导的方式,调动起学生复习巩固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基本知识的复习整理,专题内容的复习整理以及错题整理复习中,从而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提升总复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