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县计划乡中心幼儿园 李 琳
早期阅读中的“读”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读”。它是指婴幼儿通过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言语文字方式,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内容的过程,也是成人借助图书与幼儿展开交往与交流的过程,丰富和扩展幼儿对世界的认识,让幼儿能够在书中回忆熟悉的事物,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提高幼儿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密切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等。
早期阅读不仅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幼儿的非智力因素也有直接的影响。开展早期阅读可以塑造幼儿健康的人格。如何在幼儿园更好地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供具有表意性质的、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
从学前儿童认识的特点出发,早期阅读活动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图书是以传播文化为目的,用文字或其他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但学前儿童阅读的图书则是幼儿学习认知的工具,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其文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它能准确帮助幼儿形成有关书面语言的初步认识。
因此,学前儿童的图书是能够立刻引起他们对语言表征意义的联想,有利于幼儿认识到书面语言的表意。那么,幼儿园提供的图书也就应该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画面清晰、主要感知对象突出,减少无关刺激物对幼儿注意力的干扰,语言浅显、生动、有趣、朗朗上口、易学易记。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而需要向幼儿提供含有阅读信息的环境。家长和教师可利用场所区域,让幼儿感受书面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有关知识。例如,在布置活动区域时,适当配上文字,诸如“建构区”“娃娃家”等文字标签等,不断更新图书区的内容,注意阅读时间,及时指导孩子正确阅读。也可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阅读书籍的习惯,如吃完饭去图书区看书等待、在幼儿园设置可活动墙面,用来投放幼儿姓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名字书写有初步感知等。
三、提供全面的早期阅读经验
(一)早期图书阅读经验
1.翻阅图书的经验。掌握一般的翻阅图书的规则方式,正确地翻阅书本,养成爱护书本的习惯;
2.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人物表情、动作、背景,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并简单地讲述图书内容;
3.图书制作的经验。可以自己尝试做小作家、小画家,把自己的想法制作成自己的游戏故事,或是自己的绘本图书等。
(二)早期识字的经验
1.知道文字有具体的意义,能够正确发音,可以把文字、口语与概念对应起来;
2.粗晓文字来源的经验,进一步了解文字是怎样产生的,文字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样子的;
3.知道文字是一种符号并可与其他符号系统转换的经验。如认识各类交通、公共场所的图形标志,知道这些标志代表的含义,并表述出来;
4.了解识字规律的经验。在早期识字学习中让幼儿明白文字有一定的构成规律,掌握这些规则,以便更好地识字,如“水”字旁的字大多与“水”有关。
(三)早期书写的经验
1.虽然幼儿园阶段不要求学习写字,但是让孩子了解文字书写的意义是必要的,尤其在幼儿园大班阶段,有助于幼儿为进入小学后正式书写奠定基础;
2.知道汉字的基本框架结构,如上下、左右结构等;
3.了解书写的初步规则,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基本笔画,书写自己的名字;
4.学会用正确的书写姿势,包括坐姿、握笔姿势等。
对于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该是终身养成性的教育,阅读是将要伴随孩子一生成长的活动。幼儿园要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目标要求,做好早期阅读活动,进一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幼儿能更好地适应往后的生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