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山县开觉完全小学 杨 庆
节奏是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开发智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为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此激发学生潜在的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培养策略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的价值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教学是十分关键的内容之一,加强学生对于音乐节奏的理解力和感知力,能够使音乐的抽象化转化为具体化,从而加强学生探索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动力。加强学生的节奏训练,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以及创造力。基于处理把握音乐节奏,学生能够拓展自我的思维能力,以此丰富学生个人的音乐阅历。除此之外,在训练音乐节奏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内心情绪。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的策略
1.游戏式的教学形式。小学阶段的学生拥有许多特征,如贪玩、自控力差、注意力涣散、活泼好动等,为此学生并不能深刻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理解音乐内涵仅仅处于表面程度。所以小学音乐教师一味地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便无法顺利开展音乐教学任务,还会使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为此想要推动开展音乐教学内容,加强节奏训练,就要提高教学形式的有效性,可以基于小学生的特点,开展游戏教学,从而有效进行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全面掌握和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提炼出知识特点和特征,在此基础之上,设计游戏式的教学形式。在学习鼓内容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节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鼓掌,以此开展游戏教学形式,从而使学生能够感知到音乐其中的韵律和节奏。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教师要先播放一段音乐,让小组研究和讨论,而后开展比赛,让小组派出一个代表,依据音乐节拍来鼓掌,如若错误就要判定为挑战失败。这样的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顺利开展节奏训练,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2.打造生活式的教学背景。对于音乐来说,并不拘泥于教材之中,生活各处皆存在音乐。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善于挖掘生活中的音乐元素,打造生活式的教学背景,以此有效融合日常生活和节奏训练,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开展节奏训练,以此加深理解音乐节奏知识内容。
在学习音符的过程中,其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化,为此教师应当提升音符内容的生活化。音乐中十分常见的是四音符,在学习二分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门铃“铛——铛”;在学习四分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小狗的声音“汪——汪——汪——汪”;在学习八音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钟表的声音“哒——哒”,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对于节拍的理解能力,进而对学生的节奏训练进行有效加强。
3.提升乐器的有效利用。乐器是节奏训练不可缺少的工具。有效利用乐器能够打出不同的节拍,从而加强学生的节奏训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乐器,以此利用统一的音调,使学生利用手中不同的乐器打出节拍,有效开展节奏训练。这样的方式能够极大地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气氛,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感受到音乐知识内容的魅力,加强感受音乐中的旋律和节拍,从而在加强节奏训练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
4.强化学生音乐节奏感。在大自然当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而且这些节奏是十分美妙的,需要用心地去感受,如生灵的呼吸潮起潮落,雷鸣和闪电鸟鸣和蛙叫等,这些都是大自然所带来的节奏。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认真地感受这些节奏。
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时候,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认真地感受生活当中的各种声音,并且收集整理不一样的自然节奏。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不仅会对生活当中的节奏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还能够强化他们的个人音乐节奏感,使得他们的音乐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对于有规律的节奏,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表演,采用拍手或者吹口哨的方式进行表演,这些表演方式是十分简单的,但是也能够很好地突出相应的节奏感。
5.丰富学生的节奏感体验。音乐教学中应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这样他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当中会更好地理解相关的节奏知识。
教师通过借助相关的肢体动作来表达他们个人的一些情感,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表现兴趣,这对于学生真正地认知音乐节奏感来说是很有利的,并且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美和表演美的能力。教学时老师可以播放《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这首音乐,孩子们在听音乐感受节奏的过程当中,可以加上相应的肢体动作来根据整体的节奏进行动作表达,从而增强他们个人的体验。
三、结束语
音乐节奏感教学在整个小学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小学音乐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启蒙作用,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会更加地积极主动,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