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04日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 雷山县报德完全小学 梁茂清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新课程标准重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关注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那么,在新课改下,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形成一定的综合数学应用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就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粗浅地谈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的心理,积极创设新颖、有趣、直观形象、富有挑战性的情景,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例如,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连减,把两个减数合并为一个减数的简便运算),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全班同学手上都有100元,去商店买东西。商店的规则是:售货员每次同时卖两种物品,哪个同学先算出他用100元买两种物品后所剩的钱,那两种物品就卖给他。售货员出示物品的价格为:(1)16元和34元;(2)53元和27元;(3)29元和31元;(4)15元和75元;(5)28元和42元。这里将一个认知教学题放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样的情景既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又使学生感受到计算也是可以生动有趣的。

二、构建和谐教学课堂

优质的课堂教学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能够处于和谐统一的状态。要构建和谐的教学课堂,教师要对学生和蔼可亲,关心每一个学生,在学生回答课堂问题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对于不理解和困惑的知识点勇于向老师和全体学生提出。经过长期有效的训练,课堂教学交流的气氛明显增强,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以此进行分组,并且要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开展小组讨论。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对别人提出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思考,将内容内化,有效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拓展数学思维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板书授课方式以外,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影”等媒介描述数学知识点,去丰富学生的数学思维,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数学问题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例如,有这样一道题:同学们排好队做操,小明前面有8个同学, 后面有4个同学, 这一队共有几个同学?许多同学不加思索地列出8+4=12 (个)。此时,笔者并没有急于将答案告诉他们,而是通过多媒体给他们放了一个配音故事:有一天,13只鸭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鸭妈妈的带领下,从河的一边游到另一边,上岸以后,鸭妈妈一数叫了起来,不好!丢了一只鸭,可它向前看看,向后数数,它的孩子并没有少,奇怪 ,13只鸭子怎么会变成12只呢?小朋友都笑了起来,鸭妈妈真糊涂,它把自己给忘了。

四、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于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他们将所学知识巩固之后,可鼓励他们去试着解决一些深层次的数学问题。而对于学习能力没那么强的学生,可引导他们掌握和巩固最基本的知识。对另外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教师可引导他们去尝试解决综合性更强且难度更大的问题,有助于他们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实施这样的分层训练,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及成功的体验,能够切实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多角度去衡量设计每一节课,进行综合性的训练,通过各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趣味性,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和发展,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数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 2022-05-04 1 1 黔东南日报 c186508.html 1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