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十小学 文 娟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自信心在中学生通向成功道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中学生做事的毅力,和个人自我潜能的发掘有着重要影响。
一、从自我出发,感染每个学生
从去年9月份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那一刻起,笔者便下定决心用自己全身心的精力投入教学当中来。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更需要耐心和爱心,因为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有着极其强的表现欲望,喜欢新事物。面对这群孩子时,笔者莫名其妙地感到措手不及,虽然在大学时也去代课过几个月,对理论或专业技术的学习也有一定的把握,可还是很茫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所以自己要有自信心,唯有这样才能够尽快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心里,从而为自己教学事业起到促进作用。
二、多鼓励,少责骂,多沉默,少发火
这个学期笔者所教授的年级是二、四、五年级的学生,面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有意识无意识地考察他们不同年龄段所掌握的美术知识。例如,第一节课什么都教,先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所想来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惊奇地发现学生的美术基本功底大致相同,但是表现出来的作品却天壤之别,这很惊讶。之后,笔者将他们的作品进行多次比较,最终总结出自信心强的学生作品效果更佳,而自信心弱的学生作品效果差,有些甚至不画就交了上来。自信心强的学生不仅构图、线条、色彩都把持得很到位,而自信心弱的学生连构图都不知道。找出问题的所在之处后,对课后的绘画教育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成了笔者在美术教学中的第一个目标。自信心培养的方法——
(1)语言要流畅;
(2)创造良好的学习范围;
(3)多让学生评价作家作品;
(4)多给小奖品奖励;
(5)让学生自己在全班面前解读自己的作品。
三、美术与自信心的关系
美术教育即美育或审美教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教育形式。通过美术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形成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美术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情商而非智商,是陶冶品格的升华。而这些培养最重要的要有自信心,唯有自信心才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唯有自信心下笔才有神,唯有自信心你才有更大的人生舞台。给予充分肯定,增强的不仅是学生的自信心,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上去思考,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信心才会得到增强。
四、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
孩子在自信中受自尊的鞭策,他们都希望自己所画的每一幅作品得到肯定。小学的这种欲望最为强烈。想到这一点,笔者觉得要给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教学的要求。所以在上课过程中,笔者会请学生带着他的作品走上讲台,响亮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在下面坐着的学生可以举手帮他提点更好的意见或者建议,也可以拍手来表达自己的表扬。这样,站在讲台上的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你只要画得好,都可以得到教师的小贴贴。这样一来,孩子的绘画兴趣和积极性更高了。儿童的自信心是创造思维的火花,会画出艺术创作最新、最纯粹的作品。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信心会不利于他们创新自信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这需要我们教师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对他们进行耐心指导和教育,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美术活动中无拘无缚、大胆自由地表现自我,从而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为美术作品,为自己的人生多开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