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山县西江民族小学 杨正凯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主要作用是口语交流。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目前也存在“说”被弱化的现象。在新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英语学习的重点板块也放在了口语练习上,旨在帮助学生提升语言的交际表达与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口语是英语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英语口语也是英语“听、说、读、写、译”中的第二模块,学好口语也可以为英语的其他模块学习奠定基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都是以本族语言为主,学生的英语学习一般只限于课内。因此,在英语口语的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更多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情境,以提升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
一、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口语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障碍。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开始接触的都是自己的民族语言,然后在进入小学就会接触到普通话的学习,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门外语的学习,然而由于国内的大环境,他们对于普通话的接受程度要比较好,平时生活与学习的环境都允许他们进行普通话的口语练习,因此普通话的学习速度与学习效果都比较好。然而在进入三年级之后,他们就会开始学习英语,英语对他们来说这又是一门外语,处在一个英语非母语的社会大环境中,缺乏了学习英语的学习环境,仅仅在课堂上才会开口说英语,这样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英语口语的练习是非常不利的。
二、如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口语的学习现状说明了学生英语的口语学习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采取相关策略来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1.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提升说英语的自信心。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声音要足够响亮。教师可以先从跟读开始,让学生跟着教师大声地读出来。之后,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交流对话,让学生跟读教师的对话。接下来,教师可以为学生分配角色,一句一句地进行对话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声地开口说,如果学生做得很棒,教师应当对其进行认可,如果学生表现有些害羞,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表示认可,并且鼓励学生再将音量放大一些。教师可以多邀请学生参与对话练习,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口语表达练习的机会,逐渐帮助学生适应开口说英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2.运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应该用纯英文进行教学,如果学生听不懂,可以辅之以肢体动作或者多媒体语言,以此来为学生创设情境。除此之外,在课堂上学生也要用英语回答问题,而且教师要多创造学生回答或者互动的机会。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中的听力内容,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一次让学生熟悉内容,建立一个英语的环境氛围。在课本中的故事讲解时,可让学生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听说时间。教师要将英语作为课堂的主要语言,也要给学生更多锻炼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让英语真正成为英语课堂的主导语言。
3.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与环境。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他们生活的环境中除了英语还有他们自己的语言、普通话,开口说英语的环境更是缺少,因此想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要有强烈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创立有趣的情境来辅助教学。如打招呼、购物、就餐等,这些情景在学生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在课堂中就可以让学生相互问答、相互对话,不仅掌握了口语,也在不断地练习中掌握了知识点。在课后,教师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角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习英语歌曲、讲述英语故事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升学生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心。
4.运用现代交流工具施行课后评价。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日常的学习交流环境基本没有英文的交际氛围。然后,现代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IPad的普及,可以使用智能手机中的QQ和微信。对于微信,教师可以利用此平台建立课后训练口语的创新群,每天在学习了新内容之后,要求学生将新学的内容以“朗读+复述”的形式发送。其次,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可以运用QQ的功能,试着运用其语音功能给“虚拟人”发送英语语音,发送完成后,自己要对这段语音不断地说、听、纠正、再说。如此反复,在不断练习中提升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
三、结束语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课本内容,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兴趣。利用现代的线上交流工具来引导学生更多地开口说英语,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