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石益远 吴宗海) 近年来,黎平县纪委监委将信访举报工作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来抓,精心打造“阳光信访”,不断提高群众的信任度、满意度和获得感。
“网上+网下”拓宽信访举报渠道。通过黎平县纪委监委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开通“我要举报”“举报指南”“举报问答”等专栏畅通网络问题反映渠道,让群众足不出门,在手机、电脑上就能够反映问题、倾说诉求。同时,在26个乡镇(街道)、90余个县直部门设立信访举报箱,不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村寨开展流动接访,将信访举报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加大收集群众问题线索反映渠道,全面收集损害群众利益、贪污腐败线索,并及时反馈信访问题办理结果。
“请进来+沉下去”提升信访办理质效。注重从问题源头加以防治,聚焦重点领域、前移受理关口、主动下沉接访,着力提升信访办理质效。一是建立“领导班子+组室”下访工作制度,将全县26个乡镇(街道)划分8个片区,班子成员带队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村(社区)、企业工厂开展下沉接访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零距离”、面对面受理群众信访举报问题。二是通过“包案化访”,提高化解信访问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着力打通群众信访举报“最后一公里”。三是对受理的信访举报件开展大排查、大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认真分析问题线索、举报人真实诉求,找准病灶,着力化解重复信访举报和疑难信访积案。
“反馈+回访”打造“阳光信访”。全面履行信访举报工作职能,转变工作思路,坚持拓宽渠道,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全力打造“阳光信访”,真正做到为群众“解难题、办难事、惠民生”。一是健全完善信访“回访”工作制度,提升信访群众满意度。二是对问题已调查清楚、处理到位仍继续上访的重点反映人,有针对性地做好疏通、劝导和政策解释,防止发生越级上访行为。三是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一些具有典型性的信访难题,与乡镇(街道)纪(工)委形成联动机制,做好安抚疏导和教育工作,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四是及时化解群众困难诉求,定期对反映问题群众开展回访,通过发放问题处理调查问卷,收集办理意见,确保每一件案件都能够有始有终,努力让反映问题的组织或个人满意。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党员干部共开展公开接访19场次,接待群众来访19件,协调解决群众合理诉求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