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秉县第三小学 李 翔
在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之际,黔东南州2022年小学语文优质课(技能大赛)评选活动如期举行。赛事分城区组和村小、教学点组两个赛区,村小、教学点组于4月24日至4月29日在施秉县第三小学进行。笔者作为承办学校的一名语文教师,有幸全程参与观摩。古人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谨以透过课堂窥探教师专业化素养问题为文,共勉同仁,以飨读者。
赛课不同于常规课堂,教师和学生都相互不熟知,当这两个未知因素碰撞在一起时,却要立即产生联系,要在有效时间内搭建沟通纽带与实现情感共鸣,同频共振完成一个教学任务,这是个难题。有的人知难而退,而有的人却能迎难而上,因为他们坚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有了这一群敢于担当和超越的教师,才彰显了历届赛课活动彰显的价值意义。
课堂是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成败的关键是教师和学生。只有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都发挥该有职能,活动才能高效圆满。本届赛事村小组共有19位参赛选手,课堂能力都很不错。据了解,“90后”年轻教师近半数,表现很惊艳。在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同时,也看到了在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化素养方面的一些思考。
一、学会“破冰”是前提
赛课中,教师与学生课前的沟通互动,创造开课条件就是“破冰”环节。本次活动中所有赛课教师都关注到了这一点,有的采用活动式,有的采用谈话式,形式不一、效果也不同。
1.有的老师虽然互动选题好,但自身表现生涩,不够活泼,加上低学段的孩子,未能在有限的几分钟之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开课后,课堂气氛不能快速调动,任务驱动不通畅,教学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
2.有的教师选择的话题切入点不对路,沟通受阻,陷入尴尬;有的交流很通畅,却又与课堂教学内容关联不大,也是不够高明的。
3.授课班级学生素养跟不上,学生缺乏互动习惯,不愿接纳别人,大有拒人千里之外之态,不主动与授课教师建立合作关系。试想在“装睡的人叫不醒”的状态下,再优秀的教师估计也很难赛出好课了。正如语文新课标中述:“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学会与人交往,善于与人沟通,主动接纳别人,主动融入课堂并搭建教与学的关系就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低学段语文教师日常教学中首要解决的第一要务。
二、练好“基本功”是基石
1.课堂板书。19人的竞赛课中,真正达到书写规范具有一定审美水平的板书还真不多。语文,作为语言文字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大学科,承载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低学段的学生正处于学识字、写字的起始阶段。如果教师都写不好、不爱写,总是以贴图图卡替代板书的话,于师生而言、于教育而言这恐怕会是灾难性的。
2.评价语言。教学语言是最重要的课堂媒介,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言修炼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如何做到言简意赅、多少得当、贴合对象等等,这是永远的研修课题。赛课中,教师们的普通话水平总体都很不错,其中有几位教师的普通话既标准又有磁性,听着是一种美的享受。但单就教学语言中的语言评价来说做得好的着实太少,有的单调通篇一律,有的零碎没有价值,有的滥用不合时宜,有的夸张不切实际,有的热闹空有形式种种。因此,语言评价一定是基于课堂实际、融入课堂情境的有感而发的真实评价。
3.课件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当下课堂的主流,它的优越性和独特性已无需质疑。如何用好,用到恰如其分,这也是有衡量度的,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课堂中我们看到,教师们的课件页数太多、图片泛滥,在快速的切换中让人眼花缭乱,俨然就是文本的精装“绘本”,或是一部“微电影”。虽然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课件制作能力和“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但是从课堂实效来看往往并不好。别忘了,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最重要的指标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所以,课件制作要力求“简而精”,确定它的“辅助”地位,切莫让课件充斥了课堂、驾驭了教师。40分钟的课堂,如果课件泛滥,只会让学生疏离课本,教师忘了根本,冲淡了文本中应有的意境和美感,到不了语言和文字构建的诗的远方。
在缩减课件使用比重的同时,教师要加大对听、说、读、写、画、唱等“基本功”的示范和训练,在言传身教中既让学生学得好,还不断增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我们觉得自己不会的太多,那就得赶紧学习了。正如《礼记·学记》所说:“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不然,何以能胜任呢?
三、抓好“学科要素”是重点
从课堂中,体现出教师在听、说、读、写等语文学科要素训练上的弱化。很多教师在要素训练环节总是很赶,生怕教不完课,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没有认真落实课标和教材要求,如果学生的学科素养得不到全面培养和有效训练,这将对以后的可持续学习是很不利的。赛课可以折射出当前课堂的一个普遍状况,通过不同的上课班级的不同素养表现就证实了这一问题,这个问题务必要引起重视。否则,我们既不能有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也会与国家的教育改革方向不相适应。
综上赘述,个人受益匪浅,谨以开题破冰、练就基石、抓住重点等三个方面拓展观摩之所感、所思、所悟,望能开卷有益、他山之石以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