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0日

岑巩县龙田镇:

“稻油轮作”打造“四季田”

本报讯 (通讯员 吴艳平) 立夏时节,岑巩县龙田镇总院村杂交水稻制种、油菜种植基地欢声笑语,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在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油菜籽、翻耕田土,为移栽杂交水稻秧苗做准备。

“冬季种油菜,春季收菜籽,夏季种杂稻,秋季收稻种,一年四季不停歇,收入有望头,日子有盼头。”总院村党支部副书记、杂稻制种大户朱永辉高兴地说,过去一年只种一季杂交水稻,现在政府鼓励“稻油轮作”,让“冬闲田”变成了“四季田”,效益提高了,大家都愿意种田了。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龙田镇积极抢抓杂交水稻制种、常规水稻和油菜适时生长的季节时间差,采取水旱轮作方式,积极推行“稻+油菜”接茬轮作,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利用杂交水稻收割后的闲置稻田接茬种植优质油菜6000余亩,有效提高土地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确保一年四季无空闲,实现“一年多季”“一田多收”目标。

“龙田镇是传统杂交水稻制种大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发展‘稻油轮作’,由村合作社或党员带头领办发展产业,并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由合作社统一品种、统一流转土地、统一技术管理、统一销售,让群众通过参与产业发展获得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双重’收益。”龙田镇党委书记杨军说。

下一步,该镇将大力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继续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通过“稻油轮作”方式打造“四季田”,让百姓一地多收,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产业基础。

--> 2022-05-10 岑巩县龙田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186937.html 1 “稻油轮作”打造“四季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