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0日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 黎平县城关第七小学 胡 巍

小学生的教育管理,有着自己的难题和特点,小学生文化程度和认知水平相对不高,思想比较单纯,对世界的认识充满好奇。作为一名小学教育管理者,在平时的教育管理中,充分运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展教育管理,用先人的智慧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思想素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书育人,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小学生进入学校,如何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人生观,拥有一个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老师考虑的首要问题。君子坦荡荡,养浩然正气,人生在世,面对诸多诱惑该如何取舍,取决于一个人的品德,我们应该教导学生成为一个高雅的人,在校学习不是为了以后的高收入,能有丰厚的物质回报,而是能够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能让自己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能够笑对人生困难。

在笔者的教学生涯中遇到过很多有着自卑心理的学生,遇到挫折迟迟不能从挫折中走出,总是在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面对新的挑战。面对南宋的无能,收复失地的无望,一生戎马的无果,临终之前的辛弃疾有着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坚守;爱国诗人陆游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至死不渝来应和,虽然结果难逃历史洪流,但这种精神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笔者在引导学生去面对新的挑战中,经常给他们讲述这些古人的故事,学生有勇气去面对挑战,便会在一次次小小的成功中建立自信,从而在今后的生活中,敢以自己的铮铮铁骨面对社会中的诱惑和挑战

建立了自信之后,学习生活有了新改变。作为老师要想着帮学生拓宽视野,提升他们的格局,这个过程不仅仅需要谆谆教诲,更多的是老师自身的潜移默化。平时多带领他们读一下古籍史书,能带给他们莫大的好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读书读出这种胸襟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就是对它最好的总结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引导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在生活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去追求更加有意义的生活。

当今,部分小学生虚荣心强,争强好胜,爱攀比,贪图一时享受,这时在引导他们的过程中就要借用先贤的智慧。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的《道德经》才是中庸之道的根本,也是中国人处事智慧的经典,在开导学生的过程中,教会他们如何认清生活的本质,学会谦虚,学会追求真实朴素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贪图一时的人前风光而迷失自我。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是追求精神领域的丰满和高尚而轻物质享受的。但是现在的社会诱惑实在是太多了,学生追求单纯的物质享受和物质虚荣绝对不在少数。小学生多数未成年,本身是不适合使用高档手机的,但是很多人追求面子,即使给父母带来压力甚至是借款都一定要买一部。这种事情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及时制止并进行引导教育,要让学生认识追求物质上的虚荣是一件极其肤浅的事情,一瓢饮一箪食才是人生该有的态度。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学生现在沉迷在手机的快速阅读中,日常的信息获取和娱乐基本都与手机离不开,快手、抖音和王者荣耀占据了学生很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不光影响身体健康更影响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他们不关心国际上的风云变幻,也不关心中国的日益改善,长此以往他们会逐渐跟社会脱离,民族自豪感更是妄谈。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五千年而无断绝自然有它的道理,受到传统文化滋养的先辈们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历史学生自己不去发现,作为老师我们有传授的责任。王者荣耀里打不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感悟,抖音和快手里也看不到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保辽东的铮铮铁骨。因此一定要多给学生传递正能量,时刻注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在小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老师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有一个精准的定位和切入点,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育管理是基础,言传身教更具力量,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带给学生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在保证自己业务水平的前提下,更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谨慎自己的言行,每日三省吾身,时时刻刻给学生一个正面榜样。

--> 2022-05-10 1 1 黔东南日报 c186948.html 1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