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0日

农村小学生数学两极分化原因及对策初探

○ 凯里市里仁小学 杨 鸿

要让“人人获得数学知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明确要求。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却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越来越强,而部分能力相对弱的学生对数学索然无味,越学越差,这种分化加大的趋势,直接影响着班级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 造成农村小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

1.学生本身因素。在同个班里,学习好的学生,学习兴趣高,越学越进步。而学习稍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产生厌学现象。表现出上课不专心听讲,思想不集中,组内讨论不发言,作业错题多,考试成绩低,缺乏自信心。

2.社会环境因素。目前很多家庭都有电视、电脑,甚至有些小学生还有了手机。他们被好看的电视剧、 好玩的网络游戏所吸引,最终导致他们忘了学习。而数学本身需要学生多想、多做。这样日久天长,学生成绩就会下降。

3.教师因素。部分农村教师不注重教学气氛,方法单一,导致学困生兴致索然,出现厌学情绪,从而落后于其他学生。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往往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作用,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也是产生两极分化的原因。

4.学生家庭因素。首先,部分家长长期外出务工,孩子成为留守未成年人,因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产生厌学、逃学情绪。其次,农村家长由于文化素质低,从不过问孩子作业,不关心孩子学习,缺乏责任感,不能给予孩子最起码的家庭学习氛围。家长无视孩子学习的态度致使学生不重视学习,也是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二、 减少农村小学生两极分化的对策

1.重视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农村学生个体学习基础差异较大,作为教师,我们应深入了解学生数学基础差异,要从分析学生基础开始入手,尊重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水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每一个学生在基础上找回学习的自信。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一些生活情境, 让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设计的趣味教学活动中,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2.针对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积极思维参与。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双边的活动过程,如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同一个要求和教法,必将打击学困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结果必然使两极分化更加突出。所以,教师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学会创设情境,分层教学,特别是在目标的确定、新知的探求、练习设计中要分层设计、 区别对待,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时学会灵活巧妙提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活跃课堂气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大的收益。教师还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多想、多做、多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尽可能让更多的学困生说。只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课堂的教学效果才会跟着提高。

3.尊重每个学生,多元智能评价学生。教师应转变评价观念,要理论分析学生的优缺点,及时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不能简单地以考试成绩去衡量学生。要了解和承认学生的数学差异,从多种角度、积极的心态去认识学生。评价要因人而异,对学生的要求不能统一标准,要根据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情况分类评价,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通过评价看到真实的自己。

4.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用爱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到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他们还需要情感交流等,特别是留守未成年人及家庭环境较差、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更需要给予他们特别的爱和指导,帮助和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在班级里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促使他们在班集体中建立自信,找到温暖。

5.建立家校互动,赢得家长支持,形成教育合力。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家庭教育举足轻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村家长有的长期外出打工,有的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任其放任自流。因此,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所能及帮助家长改变一些教育观念,让家长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多关注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不沉迷游戏,还给孩子一个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总之,新课改下农村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我们应多思考,多下点功夫,找出他们存在的问题,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把问题解决,学困生就会变成优秀学生,我们的“两极分化”就会大大减少。

--> 2022-05-10 1 1 黔东南日报 c186974.html 1 农村小学生数学两极分化原因及对策初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