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1日

建构区中幼儿游戏行为观察与指导策略初探

○ 凯里市第十三幼儿园 唐娉娉

幼儿建构活动区是幼儿在幼儿园中重要的自主活动区域之一,它为孩子们提供了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材料,促进了幼儿的主动活动、自主选择、相互交流和持续探索。近年来,笔者通过对建构区中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进行适时指导,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研成果。现与广大同仁分享如下:

一、建构区中幼儿游戏行为观察指导的现状分析

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只有学会观察,才能了解幼儿,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意图,读懂他们的兴趣,知道他们的需求,从而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持。然而,在工作中发现,一些教师只是盲目地填写观察记录表,存在着忽视、放任或干涉幼儿游戏等现象;有的过于注重区中游戏中幼儿认知和技能的学习,将区中游戏看作集体教学活动的延伸;有的只重视游戏结果而忽视游戏过程,缺乏指导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有的教师主动指导过多,而对幼儿的回应指导较少,缺乏对幼儿行为的敏锐观察等等。这些都是严重影响提升幼儿游戏质量的不利因素。

二、建构区中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指导策略

(一)掌握方法,深入观察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可以了解到幼儿的游戏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做到深入观察呢?首先,教师需要保证观察的时间。在对幼儿进行充分观察的时候,放慢自己介入幼儿游戏的速度。当教师不知道是否要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的时候,更应该继续作为观察者,对幼儿游戏进行仔细深入观察。其次,教师应掌握科学的游戏观察方法,如“扫描法”“定点法”“追踪法”等。最后,教师要在观察幼儿游戏的同时,从幼儿的表情、语言、行为等方面了解幼儿的游戏体验、游戏意愿、游戏兴趣和游戏需要,从而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来对幼儿进行指导。

(二) 贴近幼儿,适时指导

教师如何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寻找适宜的指导时机呢?笔者在实践中体会,首先要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当幼儿处于积极愉悦的游戏状态时,教师可以不对其进行指导。当幼儿出现消极的游戏状态,如不投入、一直重复、不断变换、无所事事、难以沟通等,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对幼儿进行指导,比如利用语言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幼儿的思考等等。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难以解决时,教师更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其次,教师还可以在和幼儿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向幼儿提供支持与指导,这种方式也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

(三)尊重幼儿,减少控制

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应该减少对幼儿游戏的不必要干预,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实践证明,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应在保证幼儿自主游戏的同时给予幼儿支持,促进幼儿的发展,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指导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应灵活进行角色定位,根据不同的游戏情境来调整自身的角色。在游戏前为幼儿准备材料、创设环境,在游戏后进行分享环节,提升幼儿游戏经验。当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时,教师可以作为观察者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也可以作为游戏者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帮助幼儿积累游戏经验。

(四)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教师可以综合采用反映式、问题式、欣赏式的评价方式。 在对活动情况进行基本阐述的反映式评价过后,如果教师想引导幼儿更加深入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可以采用问题式评价;而如果重点想引导幼儿学习作品,则应采用欣赏式评价,更多地引导幼儿进行欣赏作品。 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 可使评价较好地达到既定目标。

总之,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与指导的研究,笔者还在探索之中。随着教育实践的开展,将多看、多想、多悟,不断提高幼儿游戏观察与指导的水平,从而读懂幼儿,满足需求,有效支持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游戏过程中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

--> 2022-05-11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058.html 1 建构区中幼儿游戏行为观察与指导策略初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