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2日

全面整合优势资源 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 雷山县郎德镇实施“总社+村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田清 姚 宁 杨光能

初夏,走进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茶叶基地,只见一垄垄整齐的茶树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村民们在除草、松土……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我们的茶青已经采摘结束,全村茶叶的销售额预计达140万元,村集体经济预计增收24万元。”南猛村党支部书记余洪先见到记者时高兴地介绍道,“2021年,全村已有500亩的茶叶,其中可采摘的有380亩。今年又新增了500亩,我们的目标是突破千亩,并实现户均8亩。”

这只是郎德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郎德镇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采取总社抓总、村社承接、农户实施的“总社+村社+基地+农户”模式,走资源聚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市场化道路,提高了产业效益,激发了干事热情,充分带动广大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黑毛猪养殖、笋用竹种植、天麻种植、蔬菜种植等产业,通过壮大经济实体,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带动全镇13个行政村810户脱贫户3005人持续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更多群众参与和分享发展红利。

从南猛村往上走,记者来到雷山县欧波农农旅专业合作社所在地郎德镇杨柳村,只见食用菌标准大棚里,一排排菌棒整整齐齐,菌棒上的食用菌长势喜人、肥厚光亮,十分可爱。

“近年来,郎德镇一直致力于发展各种特色产业,但是由于技术、资金、管理、销路等问题,存活下来的项目少之又少。”雷山县欧波农农旅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张彬彬介绍说,“2017年11月,在13个村合作社的基础上,郎德镇成立了雷山县欧波农农旅专业合作社,全面整合优势资源,挖掘民族农特产品,因地制宜区域化、规模化统筹协调发展。”

目前,欧波农农旅专业合作社已发展成集农用物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畜禽养殖及加工销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基础建设、日用品销售、家政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劳务派遣,运输、贮存、包装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

“有了专业合作总社,我们在产业选择、布局、管理等问题上就更加科学了。同时,在销路上,有了总社的牵线搭桥,大家不再担心农产品卖不出去。”杨柳村党支部书记余洪彪说。

如今,像南猛村的茶叶基地和杨柳村的食用菌基地一样,老猫村的食用菌基地、乌流村的蔬菜育苗基地、乌吉民村的能繁母猪养殖基地、乌瓦村的林下养鸡基地……一批适合当地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项目在欧波农农旅专业合作社的统筹布局、科学管理下,在郎德镇13个村合作社落地成长、竞相开放,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下一步,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我们将围绕旅游业、种养业做文章,在产业规模、技术和销售上再发力,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郎德镇党委书记唐正达介绍,2020年以来,全镇产业发展每年为当地提供固定用工150余人次、季节性用工3000余人次。2018年以来,累计项目分红300多万元,户均收入2000元以上。

--> 2022-05-12 —— 雷山县郎德镇实施“总社+村社+基地+农户”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102.html 1 全面整合优势资源 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