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锦屏县平秋镇中心幼儿园 龙村利
一、引言
绘本阅读活动能够影响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绘本阅读对幼儿的性格和学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幼儿可以通过绘本阅读活动,得到非常多的词语,并且对于培养幼儿的语感、语调等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二、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绘本教学缺乏目标
幼儿进入小学一年级后,会发觉小学跟幼儿园的区别是非常大的,首先就表现在时间上,幼儿园的学习时间是非常短暂的,10分钟到20分钟左右,而进入到小学之后,学习时间则是之前的两倍,这对幼儿的自控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其次表现在学习的具体内容方面,幼儿园时期,孩子们的学习主要是一日生活常规,基本智力活动的练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以及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等。反观小学的课程学习相对于幼儿园来说明显增加,在小学的课堂中,幼儿学习的科目增加,难度也有所提高,涉及的内容跟幼儿园所学习的内容很不一样。在一年级的时候,幼儿就要开始接触语文和数学两大学科,语文则要求幼儿有较强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学科要求幼儿具备基本的算术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二)幼儿绘本教学方式单一
在幼儿园中,发现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方式单一,不能提升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的兴趣,除了绘本阅读课上,幼儿会接触到绘本阅读,但是在其他的时间段里,幼儿能够自主接触绘本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三)教师未能兼顾幼儿绘本阅读水平的差异
幼儿教师对于绘本教学的理论学习知识理解得还是比较充分的,但是在实际绘本教学活动的进行中却就有所偏差,说和做不能做到一致,认识很到位,但做法却有欠缺。这对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学习兴趣起不到积极的作用,严重者还会让幼儿讨厌关于阅读的活动。
三、改善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幼儿绘本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绘本教学的目标
幼师需要将教学目标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切实体现,并且将其当成教学的方向,最终使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通过改进绘本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高趣味性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同时抓住幼儿的语言发展关键期,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绘本教学活动中多种方式相互结合
几种主要的教学方式有主题引导式(用朗读法初识绘本)、表演延伸式(用角色扮演法体验绘本)、读写结合式(用探究法探究绘本)、分享感悟式(用想象法充实绘本)等等。幼儿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在其中发挥了调和剂的作用,将绘本与幼儿自身联系起来,师幼共同进行学习,根据绘本的内容,启发幼儿进行独立思考,先用自己的话讲述绘本内容,然后老师讲解大体意思,并向幼儿说明该绘本内容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状态。让幼儿回到家之后,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促进家园共育。
同时,在绘本阅读的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几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绘本阅读能力、词汇储备方面等等,把这些作为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之中主要的训练能力,并且在绘本教学的过程当中体现这些能力,将这些能力的训练贯穿于整个绘本阅读活动之中。例如,语法断句、字音、句子语调、词汇意思等,幼儿教师需要将这些阅读方法的教学融入绘本阅读课程里面。在让孩子们出声念出或背诵内容、学唱绘本上的儿歌等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注重给予孩子们正确阅读的方式,同时让他们学会总结阅读经验。关于绘本阅读的这些能力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的能力影响着另一方面甚至好几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尊重幼儿个体差异调整教学内容
绘本阅读活动课结束之后,教师通过跟幼儿谈话,对幼儿针对绘本内容进行提问以及幼儿间的相互问答的方式来了解幼儿对于绘本阅读活动的效果。绘本阅读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及时地关注到幼儿的学习状态,观察其面部表情来简单分析幼儿对于绘本阅读的效果,也可以询问幼儿“这节课好不好玩呀,上这节课的心情怎么样呀,以后还想上这节课吗?”着手于幼儿觉得好玩的地方继续进行发扬,不好玩的地方及时改进。还要积极主动询问孩子对阅读活动展开情况的看法和建议,根据幼儿的喜好把枯燥、复杂的内容转换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内容,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增添新的环节来评测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并引导孩子把欠缺的地方在绘本阅读活动中逐步改正过来。
四、结论
目前,对于幼儿的教育已经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绘本阅读就是加强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小衔接阶段的绘本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习惯的养成。随着幼儿绘本阅读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明确绘本教学的目标,在绘本教学活动中结合多种方式,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提升幼儿绘本教学的效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