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3日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 凯里市第七小学 杨 燕

新时代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创造精神的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大胆求索的精神,培养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要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自主探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互动型”教学就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很有帮助。

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的情况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育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发挥。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这便是形成“互动”教学模式的意图,进而在情境中探究解疑,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发展创造能力。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了如下教学环节:激趣——创景——启发——交际。

一、激趣

对于学习者来说(尤其是低年段的同学),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他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因此,我们用“爱”促进教育,用“趣”构建教育模式,用“玩”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激活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习的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笔者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一)以歌激趣

歌曲能以其欢快的曲调和明快的节奏活跃课堂气氛。用于课前热身,可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用于课中,可以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疲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唱英语歌曲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运用英语歌曲,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安排。例如,教学星期时,笔者选择一首有关星期的歌曲《The song of week》,让学生唱熟歌曲,该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又如,在学习了单词“apple”等水果后,就可以与歌曲《fruits》配合使用,既激发学生兴趣,又扩大了词汇量。

(二)以游戏激趣

游戏能寓教于乐,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许多游戏都有戏剧性、角色性,这正好满足了学生爱说爱动、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笔者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编出合适的游戏。如词汇教学,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慢慢学习掌握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单词。把要掌握的单词以图片、动作等各种不同形式展现给学生,实行整体大量输入,根据不同学生的记忆特点,他们会或多或少记住不同的单词。在他们对很多的单词似懂非懂的情况下,采用各种游戏形式进行巩固,如Pass the card(传卡片)、Do the action(听音做动作)、Eat apples(吃苹果)、Magic fingers(魔幻指法)等,在游戏中通过多听、多做,反复练习,从而加深了在脑海里的印象。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投入到游戏中,还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三)以竞赛激趣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胜、好强,适量的竞赛活动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心理学家认为,竞赛是激励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为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把带有竞赛性质的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不但牢牢地吸引学生,而且满足了学生喜欢通过竞赛完成自我表现欲望的心理,还训练了他们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中为了巩固本课重点难点知识,笔者采用了组与组、男生与女生之间的竞赛。当然,竞赛的开展也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是学生跟老师比赛,并配有强大的形式,使竞赛更具有竞争性。然而竞赛与奖励是并存的,没有奖励的竞赛是激不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奖励形式,可以是精神的鼓励,如授予最棒小队、最佳英语星、英语小博士等光荣称号;也可以是物质奖励,如发一个star或一朵flower。将英语课堂教学竞赛化,学生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二、情景

学生的兴趣神经一旦被触发,他们自然会在逼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见情思意。再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经常自戴“假面具”,变换各种人物角色,把许多具体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做到可见、可触、可尝、可闻,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把真实的生活情境引进课堂,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给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好机会。例如,在教授购物时的对话,我们则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相应的天平秤、物品标签等道具,然后设置真实的生活情景来进行教学,让孩子们在情境中体验生活,运用英语,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句型的读法、用法及运用。还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创设情境,如利用计算机软件创设情境,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课本上的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课件上,课件中直观、生动、新颖的图像和动画、优美的音乐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情境中,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语言学习中去。

三、启发

启发式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层层设置疑问,让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随着教学的开展,给学生一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学习、分析过程。例如,在学习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区别时,如果直接讲二者的区别,学生不但不容易弄懂反而会弄糊涂。因此,在教学中,第一步,笔者先点出重点单词(slow——slowly, quick——quickly),教读后启发学生找出二者的转换规律和发音规律;第二步,展示由这些词组成的重点句子(I am slow/ quick.和I walk slowly/ quickly.),边做动作,边读句子,教师起促进作用,学生自己用这些词自己造句。通过师生互动,反复、自由地操练,直到完全熟练掌握这种语言表达方法,老师再做归纳,起到画龙点睛之用。句型由简单到复杂;信息量由小到大;结构由句到篇;内容由浅入深的逐步强化,逐步提高且形式多样的启发式教学过程可以结合多媒体使用,不仅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要点和难点,口语表达的方法和步骤,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情趣,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交际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结构都是学习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材料。语言交际能力主要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才能实现,因此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教改实验的时候,力求根据交际性原则,努力创造英语交际的氛围,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简笔画、表演、对话等形式,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地交际。因为只有贯彻交际性原则,课堂教学模式才会真正成为动态式。

创设的情景可分为生活会话、课文导入、扩展等。如上述说的关于星期的话题,可结合学过的动词短语让学生说说每天的时间安排:I go to school on Monday. I play ping-pong on Tuesday.等等。操练时,我们不仅要注意语言训练的量,更要注意操练的质量,通过操练形式与方法的改变来提高语言操练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唱、演、谈,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从感知理解语言到掌握运用语言,通过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的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来带动学生对新的语言结构、功能的认知,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自由交际。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其成为有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我们应采用创新教育、互动式等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让课堂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交汇进行。

--> 2022-05-13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172.html 1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