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山县西江民族小学 余晴竹
古筝属于弹拨乐器,又称秦筝、汉筝,是中华民族传统乐器之一,先秦时期便在秦国地区广为流传,故有秦筝之名。古筝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古筝具有多重育人价值,在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将古筝引入乡村少年宫的活动中来。
一、把古筝引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意义
(一)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古筝是中华传统古筝艺术的代表形式,有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把古筝引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能够让学生从美学的角度认识古筝,得到美的熏陶。其次,推动其他教育的深入开展。古筝不仅在美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其他教育中也有独特的价值。古筝乐曲的灵感、素材多来自中国古典文学。历史悠久、数量丰富、类型众多的古典文学为古筝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很多古筝作品在学生人文底蕴的培育中具有重要价值。
(二)培育学生文化自信
古筝不仅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把古筝引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可以增进学生的文化了解,让学生深刻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能够让学生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深层次把握古筝中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民族文化凝聚力。把古筝引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可以借助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与发展者。
二、把古筝引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要点
(一)加强审美鉴赏
审美感知素养是音乐学科的基本素养。因此,要将审美鉴赏作为古筝引入乡村少年宫活动的首要内容。在音乐鉴赏中,学生的听觉分为物理听觉和内心听觉两类,要借助聆听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使学生具有敏锐的音乐捕捉力和良好的音乐感受力。
(二)注重艺术表现
要将艺术表现作为古筝引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重点内容,一方面,做好学生古筝基本技法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演奏能力;另一方面,在学校范围内开展舞台表演,待乐曲训练成熟以及学生具备基本演出能力后,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音乐比赛。注重艺术表现可以提升学生的古筝演奏能力,真正实现民族乐器教学目标。
(三)深化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也是核心素养指导下音乐教育实践优化的着力点之一。筝曲《高山流水》是我国传世名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高山流水》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是俞伯牙、钟子期深厚友谊的见证,代表着古代文化中朋友之道。把古筝引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要重视古筝文化讲解,通过创作背景的分析、人文内涵的发掘,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态度。
三、把古筝引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策略
兴趣班是把古筝引入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的重要依托,当前不少乡村学校少年宫已经具备了专业化的古筝兴趣班,这为古筝的校园传承与普及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学校要进一步做好学生古筝兴趣班的扶持工作。首先,做好资金扶持。加大兴趣班的资金扶持力度,为兴趣班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其次,做好场地扶持。要做好兴趣班活动开展的场地扶持工作,如允许学生利用场地开展古筝鉴赏活动。最后,做好艺术指导扶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可邀请专业的古筝演员担任学生社团的兴趣班指导,逐步提高学生古筝兴趣班的举办水平。
四、结语
乡村学校少年宫是乡村学校以现有场地、设施为基础,依托教师及志愿者进行管理,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为学生提供普及性课外活动的公益性场所,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深刻认识到古筝在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中的作用,多维度发挥好古筝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