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3日

舟溪镇:

实施“三村工程” 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讯(通讯员 吴铭) 今年来,舟溪镇以曼洞村特色田园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为示范,扎实推进企业兴村、能人回村、市民入村“三村工程”,助推乡村振兴。

多方联动聚合,助力企业兴村。充分发挥企业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投身“百企兴百村”行动,将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盘活原有企业兴产业。利用原有曼洞鹿缘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较为完善、交通便利等优势,申报并获批凯里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研学旅游教育实践基地授牌,引进研学运行企业共建研学基地,振兴产业业态。同时,引进凯粤药业有限公司盘活辽阔坝区,建设中药材培育基地,带动周边村寨发展中药材种植。发挥帮扶企业优势。利用曼洞村帮扶单位——市文旅投公司文化旅游等专业优势,与大美旅行社等达成合作,通过旅行社带动游客到曼洞村参观,参与非遗体验、消费餐饮、采购农产品等,带动村民增收。接洽新进企业助发展。邀请半山酒店、华美教育、苗蒸堂、一路童行研学教育、罗广壹餐饮等企业负责人到曼洞村调研考察,就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民族康养业态发展等开展洽谈及对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同时,通过武汉大学引荐,中建二局华中分局对曼洞村给予教育帮扶支持,并认领曼洞村30余亩农田原生态稻米。

探索乡贤模式,带动能人回村。率先在曼洞村成立新乡贤委员会,设会长1名、副会长7名、秘书长3名,回引乡贤、培育新贤,吸引50余人加入,助力家乡发展。坚持助力基础设施建设。新乡贤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主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入户动员村民加入,并组织在外乡贤筹措资金,极大激发了村民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在新乡贤委员会的动员下,长岭岗步道于3月8日开工修缮,现已完成步道扩宽及杂草、丛木清除。强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党支部+新乡贤委员会+联户长”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在原有党支部引领、联户长包户的基础上,将本村中德高望重、组织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在外发展好的村民吸引进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组织能力、人脉资源和话语影响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在州、市工作乡贤,联系对接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到舟溪镇指导文化挖掘与创新工作,积极为历史民族文化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和广泛宣传。围绕曼洞籍作家伍略先生生前著作《蔓萝花》打造曼洞村特色IP,拍摄完成《蔓萝花》微电影,后续将把《蔓萝花》故事元素植入到村寨文化和旅游业态中。

激活资源要素,吸引市民入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引导人流、物流、资本等要素向曼洞村聚集,进一步激发乡村活力和人气,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党建引领“强带动”。镇党委引领,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探索党员责任田认领划分模式,鼓励党员通过认领土地,种植属于自己的作物。4月6日,舟溪镇机关党支部联合市文旅投公司党支部、曼洞村党总支部开展“党旗飘起来·助力春耕生产”主题党日活动,3个支部分别认领一块地,80余名党员共种植缬草3亩。盘活业态“拓渠道”。利用原有曼洞鹿缘园区资源,打造研学基地,研学基地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带动学生2万余人次到村;充分利用长岭岗每年4月至5月杜鹃花开时节,及时推出田园休闲观光旅游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到村游玩。串联要素“搭平台”。充分将云谷田园、新中坝区油菜花景观、舟南豆苗菜采摘体验、曼洞民族文化和特色农家饭等有效串联起来,把“看、玩、吃”搭建成一条线,为市民提供节假日休闲好去处。3月13日,凯里市老年大学与市凯丽交旅集团携手开展“银发进村、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游学活动,吸引近30名市民到村畅游油菜花海、体验苗寨风情、品尝农家美食。

--> 2022-05-13 舟溪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200.html 1 实施“三村工程” 助推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