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4日

走近不一样的“男丁格尔”

○ 通讯员 喻利民

“男护士?没开玩笑吧!男的也能做护士吗?你会打针么!赶紧换一位女护士过来!”这是姚伦双16年前刚上班时遇到的尴尬场面。面对病人的质疑,当时他羞得满面通红,不知如何作答。

在女护士成堆的医院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男护士。初来乍到的男护士往往不被病人所接受,在工作中会遇到种种尴尬和不理解。

如今大部分病人和家属对男护士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觉得他们能吃苦,肯下力,反应快,技术好,对他们表示认同与赞赏。

“快!快!请大家让一让,有急诊病人!”5月11日8时50分,在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120急救车刚一停稳,男护士唐厚明和医生动作迅速地将86岁的脑出血患者杨大爷抬下救护车,送进急诊抢救室。

姚伦双是医院骨科二病区的护士长,2006年从学校毕业后来到了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医院里的第一位男护士。

姚伦双感慨地说,他从事护理这个职业,有点阴差阳错。他原来报考的是口腔专业,后来被调剂到护理专业,成为黔东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个读护理专业的男生。参加工作后,姚伦双在急诊科一干就是13年,他已记不清楚接诊了多少个危重患者。

有一次,姚伦双凌晨出诊到乡下去接一位危急患者。患者是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家住高坡,子女都外出打工,救护车又不能开到门口。姚伦双发挥男护士的体能优势,把老爷爷从坡顶沿泥泞小路背到车上,及时将其接回医院救治。

2021年12月,姚伦双通过竞聘,被聘任为骨科二病区护士长,走上护理管理岗位,成为医院第一位男护士长。

吴常睿是手术室一名护士,大学本科毕业后,到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工作。经过几年的历练,成为手术室里的“全能战士”,各个手术环节、操作步骤、设备使用方法都熟稔于心,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当一名白衣天使,用无私的奉献为患者架起生命的桥梁……”这是重症医学科护士王名振对护理事业不懈追求的航标。重症医学科实行的是24小时无陪护制度,每位住进重症医学科的患者所有治疗、护理以及喂饭、喂水生活照料全是由护士完成。一次为重症病人吸痰时,气道湿化后患者一阵呛咳,痰立刻从人工气道往外喷,喷到王名振的衣服和身上,但他顾及不了那么多,继续为患者吸痰,直到患者呼吸畅通。

介入室的护士被叫做“铅衣人”,罗芳朝就是其中的一员。为了防止射线的辐射,他需要穿上10多公斤重的铅衣,与医生共同奋战在手术间,常常一忙就是10几个小时。在他的记忆中,最多一天做过14台手术,从早上8点一直做到晚上11点多钟,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

目前,在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男护士已发展到19名,为医院的护理队伍注入了强有力的血液。今年1月18日,该院成立了“男护士联盟”,他们分布在临床各个科室等岗位上,因为他们的存在,男患者再也不必为隐私护理而感到尴尬。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和手术室是医院男护士的聚集地,这里汇聚了医院11名男护士,由于他们精力充沛,耐力持久的体能优势,在关键时刻总能够挺身而出,在急诊抢救、危重病人管理和重大手术配合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 2022-05-14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252.html 1 走近不一样的“男丁格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