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顾菲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林果
小时候,父母是孩子的依靠;长大后,父母是孩子的归处。每一名走失、被拐卖儿童的背后,都是一个在痛苦中前行的家庭。
对于杨秀莲来说,5月8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为了与二儿子再次见面,她在凯里等了整整27年。
一时疏忽大意 4岁儿子丢失
1995年12月28日上午,杨秀莲带着4岁的二儿子刘文波来到凯里二商场废品公司附近的菜摊卖菜,丈夫刘德林则在一旁卖鱼。杨秀莲与丈夫在菜摊忙碌着,儿子则拿着一个小凳子在父母身边玩耍。
上午10点多,刘德林回家做午饭,杨秀莲则继续在菜摊忙碌,“当时我没看到儿子,就以为他跟着他爸回家去了。”杨秀莲回忆道,直到丈夫刘德林回到菜摊,问起儿子刘文波时,他们这才意识到:孩子丢了!
“那个时候,感觉天都要塌了,我们发疯似的到处寻找,大街小巷、火车站、附近的洞穴,能去的地方我们都去了,不分白天黑夜,像丢了魂一样,公安局也帮着在找。”虽然事情已过去多年,但回忆起儿子走失当天的情景,杨秀莲依然泪流不止。
这一天,成为了杨秀莲夫妇刻骨铭心的一天,他们用尽一切可寻找的办法,却始终找不到儿子。杨秀莲说,现在他们也常常回想起那几年“生不如死”的日子。
原地苦苦坚守 只为等儿回家
刘文波走失时,杨秀莲一家租住在凯里二商场附近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内,平日里一家5口都是打地铺休息。因为房子依山而建,十分潮湿,屋里的墙壁上都长了青苔。尽管条件很差,可杨秀莲一家依然坚持在那里住了10年。“儿子丢失,我们不敢搬离这个出租屋,他原来住在这里,要是回来找不到我们怎么办?”
可由于长期住在潮湿的屋子里,杨秀莲一家老小全部患上了风湿病,亲戚朋友实在看不下去,极力劝说他们才搬离了出租屋,借住到了凯里二龙的亲戚家。
搬家当天,杨秀莲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我们虽然搬走了,但是并没有放弃他。”
虽然搬了家,但是杨秀莲却一直没有离开儿子走失的凯里二商场。她在儿子走失的附近一家包子店一边打工,一边等孩子。
6年前,在邻居的提醒下,杨秀莲知道了宝贝回家网站,看到不少家庭通过宝贝回家志愿者成功与丢失子女团聚的消息,于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里。“那时候,我让人整理了儿子丢失的相关信息并采血上传到宝贝回家网站上。”直到2022年5月,她终于等来了好消息……
跨越27载 终于阖家团圆
福建的叶先生从小就听别人说自己是“捡来的”,虽然心存疑虑,但他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直到成家并有了两个小孩后。今年4月的一天,他向妻子聊起心中的疑惑,妻子鼓励他试着寻亲。4月28日,叶先生登陆了宝贝回家寻亲网站,并做了采血上传。
5月5日,从宝贝回家网站总部传来好消息,叶先生帖子与杨秀莲家发布的寻找刘文波的帖子比对中,DNA亲缘关系显示一致。这个消息,让宝贝回家黔东南的志愿者异常兴奋。“当时我们想着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由于疫情原因,叶先生没办法直接过来,就通过视频的方式,让他们在27年后再次相遇。”
5月8日,带着康乃馨花束的志愿者们来到了杨秀莲家中,代表儿子刘文波把花交到了杨秀莲的手上。“当时,她非常激动,整个人都不知道说什么,特别是看到镜头那边的孩子,一直在流泪,我们也跟着感动了。”宝贝回家黔东南志愿者天健向记者回忆起了这场跨越27年的“见面”,刘父静静地坐在一边,刘母则看着镜头不断痛哭。
“我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好想你,这几年找你找得太苦了……’我觉得这就像梦一样。”与儿子视频见面后的第二天,杨秀莲告诉记者,自己到现在都无法平静下来,浑身还在颤抖。
27年骨肉分离、27年望眼欲穿、27年苦苦寻觅。尽管是隔着屏幕相望,但这一刻,对于杨秀莲一家来说,实属意义非凡。这一刻,了却了他们27年的心结,让那个无数次在梦中出现的场景成为现实。
“我们已经约好,等疫情好转他就回来看看,看到他现在生活得很好,我也放心了。” 杨秀莲欣慰地说。
采访的最后,志愿者天健说:“有幸见证了这一次特殊的团聚,也希望同样在寻找家人的所有人不要放弃,志愿者也不会放弃,我们一起努力,让每一个走失的宝贝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