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远县城关五小 洪 军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学数学教师采取的主要教学模式是“灌输式”,希望通过反复讲解、反复练习、反复巩固来帮助学生记住知识点,掌握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培养,提高的仅仅是做题得高分能力,这显然与素质教育是不相适应的。
一、丰富在线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素养
小学数学是一门理论性、逻辑性与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对于还处于思想发育期的小学生而言是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师还采用“口耳相传”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难提升。但是在在线教学模式下,这种教学困境将会被有效破解。正如前文所述,在线教学将会利用到非常多的小学生喜爱的载体,如互联网、智能终端、丰富多彩的课件等,这将在无形中增加学生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预习中,可以采取在线问卷调查的形式,总结出学生在预习中认为的难点知识,这样在教学中就能有的放矢,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这种全新的预习形式也会乐此不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电子白板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分层作业,学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题目练习中愉快地巩固知识点。正是因为在线教学的丰富多彩,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乘法的运算定律》这一节内容的时候,由于这一节内容知识点的理论性比较强,如果采取传统的自主预习模式,绝大部分的学生是难以有深入预习的热情。为了激发学生自主预习的热情,笔者采取在线预习模式,在学生预习之前提高学习平台为学生设计几个浅显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在书本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在问题情景下学生就能主动预习。在学生预习中还要求学生在学习平台上及时反馈自己的预习情况,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告诉老师,而这样笔者就能找准在接下来上课中的重点了。而这同时因为讲解的内容是学生自己反馈的难点,他们也就能更加积极的学习新知识了,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利用信息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前信息技术带给了人们极大的便利,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同样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种各样的信息化手段进行讲解,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寻找各种各样的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信息化本身就具有无限可能,无论是展示的形式还是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利用信息化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知识的变化无穷,很多时候对百思不得其解的知识会豁然开朗,从而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解“方向与位置”这一个知识点时,我除了讲解课本的内容外,还为学生留下探究性的问题。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如何利用一些绘图软件来介绍自己家附近标志性建筑的位置和方向,并制作这样的电子地图。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这一节内容的理解。另外,通过探究性学习,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越来越高,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要将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小学生这一素养的培养对于其终身学习、创造性生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逻辑推理素养、主动学习素养和创新素养的培养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时期,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来作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力媒介,实现传统教学课堂所不具有的教育优势,从而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着力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