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江县庆云镇中心幼儿园 石宏芳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绘本教学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日益受到幼儿园及其教师的重视。绘本以其图文并茂的方式,实现对故事的连续性、逻辑性讲述,既能够有效吸引幼儿注意力,体现其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又可以实现相应教育功能,实现其综合价值。当前,无论家长还是幼儿园都非常重视绘本教育,并将其作为引导、教育幼儿的重要平台。
一、 幼儿绘本阅读的选择原则
1.以幼儿实际需求为依据选择绘本
以选择幼儿园发展规律为依据,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幼儿实际需求,从而促进幼儿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发展,更好地契合幼儿成长。以幼儿实际需求为依据是进行幼儿教育的根本所在。绘本的选择也要以幼儿身心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以使其内容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此外,还需要充分了解幼儿心理特点,采取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兴趣的相关方式方法,促进幼儿自主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形成针对性、发展性的结合阅读教学体系。持续关注幼儿不断发展的身心需求,选取真正激发幼儿天性、展现幼儿童真的内容,有效体现绘本故事的价值。
2.绘本内容要契合幼儿兴趣
教师在选择绘本时,需要充分考虑内容的针对性和趣味性,凭借教学经验和相关理论,选取那些能够有效满足幼儿兴趣的绘本,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唯有如此,才能调动幼儿阅读兴趣,使他们自主阅读绘本,并从中习得相关知识。教师要积极关注幼儿的个性特征,以此为重要依据,选取那些具有鲜明主旨导向,画面趣味十足,饱含教育性、奇趣性、科学性的内容,以幼儿的猎奇心理为引导,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促进兴趣的形成,能力的发展,从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欢乐,进而更为积极地发掘故事情节。对于幼儿而言,绘本已超出了书籍的范围,已成为他们亲密的玩伴。
二、 幼儿绘本阅读的应用策略分析
1.分清绘本教学与看图说话
与其他教学材料相比,绘本故事体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不仅具有更为丰富多样的色彩变化,而且图片数量也更多,情节更具奇险性和紧凑性,通常采用非常直观的表达方式,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体现相关道理。这些特点能够有效吸引幼儿阅读, 也是通过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的有力载体,能够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力。就绘本故事本身而言,其教育主题均具有同一性,也就是对幼儿进行思想引导教育,但所要表现的方面和表达的手法方面却有较大差异性,观点也大相径庭。有些绘本主要讲述了幼儿与长辈的相处之道,有的则向幼儿介绍了某方面的科学常识,所涉范围极为宽广,种类极为多元。无论何种内容的绘本故事,其表现方式类似于小学生的作文,以看图形式引发学生思考,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由此激发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小学生思维力的发展,同时还可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2.教师做好引导示范
开展绘本教学前,需要教师通过示范性阅读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了解绘本中的相关人物及故事大概等,促进幼儿形成对相关要素的初步印象,掌握绘本主要信息。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调动幼儿阅读兴趣,而且可以为幼儿构建起对阅读内容的基本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较为夸张的方式达到影响幼儿的效果,使幼儿更加关注绘本内容。这些夸张的表情、言语和动作等形成对幼儿的有力吸引,促进他们更为深入地理解绘本故事。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游戏类的课堂活动,如手偶游戏,并配有相应音乐,创设良好阅读情景和氛围,促进幼儿更加深刻地理解绘本内容。
3.提倡创新思维
由于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全速期,特别是他们的思维力具有无限潜能。因此,进行绘本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绘本内容及表现形式,大力开发幼儿思维潜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就幼儿自身而言,受到他们年龄的限制,创新思维极为欠缺,需要教师通过开放式提问吸引幼儿,引发幼儿兴趣的同时,促进他们发散思维的发展。初始问题要引起幼儿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形成学习兴趣,利用小组讨论或设问等方式,鼓励幼儿进行积极思维、大胆发言,表达自己对绘本的认知和理解,运用相关语言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据此判断幼儿个体状态,促进幼儿自主发问、积极思维,多维度看待故事内容,全面了解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和作者意图。
三、结语
绘本是一种高度复合性的艺术形式,集合了文字、语言、声音、图画等表现形式,在引导教育幼儿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引起相关学者、家长及幼儿园的高度重视,将其视为具有启蒙性和引导性的书目类别,并充分肯定其作用与价值,认为绘本能够有效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更好地调动幼儿的发散思维,使之更为灵活、多维,同时,还有利于幼儿持续总结相关经验,培养他们良好的认知、情感、审美和思维等,能够促进幼儿更为全面、深入地探究世界。实践证明,绘本包含了极为丰富的教育内容,能够更好地引发幼儿阅读兴趣,促进他们各方面发展。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创设更为科学、灵活的阅读情境,引导幼儿进入这一奇趣世界中,使他们沉浸于绘本阅读的乐趣中,获得相关知识,体验相关情感,保障并促进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