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4日

小学体育课堂易发的失误及对策

○ 黄平县纸房乡中心小学 陈柱任

体育教学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教学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不测风云”,这就需要教师机智、灵活、不失时机地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控,变不利为有利,化消极为积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面对“偶然失误”,我们要巧妙运用各种应对的策略来合理解决问题,而这种策略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运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一、体育课堂上容易产生的失误

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动作示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向学生演示标准的动作过程,能建立一个完整、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教师正确的动作示范,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观感受,从而提高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但是,教师由于课前的准备不充分,有些体育教师对示范动作的轻视,或者动作的生疏,这些都可能导致示范动作的质量受到影响,甚至失败。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包括思想准备,自身身体能力与技术准备),对于自己的水平要有充分认识,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视自己能力而做,并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薄弱环节。但如果由于上述原因,发生了示范失误或是失误正在发生时,就应采取怎样的应变措施呢?教师在上课时难免出现口误,这时脑子反应可得要快,最好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自我解嘲。这样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活跃气氛挽回影响及时纠正。

二、设计的应对策略

一是拐弯抹角,借机提醒。例如,在篮球课投篮的教学中,你自己认为能够投进,但是球就是不进去,这时学生就会发出阵阵“嘘”声,这时你千万别怵,应沉着机智地发问:“谁能告诉我刚才投篮球为什么不进吗?”这一问,下面学生又开始讨论,不等他们回答你就发话:“因为我做的是错误示范,而且这种错误在我们同学中普遍存在,我请一位同学回答,错误在哪里?”然后复述动作要领,再试投一个,但是这一次你可一定要投进,这时你就会发现下面一阵“啧啧”赞叹声。这样既消除了因为第一次示范失误而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提高了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

二是说明原因,重做示范。不要碍于面子,隐瞒事实,可能学生并不知道动作是否错误,应对学生坦率说明动作已经错误,并重新试做一次。例如,你要教一套新操,但是你事先也是刚刚学会没多久,在教的过程中方向拎不清,发现自己错了的时候就要纠正。你可以对学生说明情况:“我也是刚学,只是早学了几天,有些操不熟练,所以在教的过程中难免失误请大家体谅,大家一起学嘛。”如果你这样说了学生反而不怪。对这类示范,自身失误是因为课前准备不充分引起的,重做一次就能纠正。如果自己课前认真备了课也就很少会出现此类错误,因此关键还是要备好课。

三是坦率说明,代做示范。由于教师体能素质的下降,做不出一些难度较高的示范,可以坦率说明情况,找学生(体育骨干,积极分子)按照你的要求做示范,并指出不足,但自己能做尽量自己做。因此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要不断提高,要有“打铁先要自身硬”的思想意识,平时多学习一些新的东西来充实自己,丰富业务能力,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四是口令失误,连贯要快。例如,在教学新操时,由于不熟练,边示范还得边叫口令,正好做到了你不太熟悉的这节操,你正想怎么做?可口令叫到哪里了?“一二三四? ‘?’二三四?”没时间想,你不能停下来,一停就穿帮,后面一帮学生正跟你做呢,这时你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就喊“‘空格’二三四五六七八”。空格就跳过不喊,这时学生也没反应过来,操也已经做完。

五是“教”与“玩”结合的原则要求 。在体育教学中,提出“教”与“玩”相结合,是把“玩”作为教的辅导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也就是在“玩”的过程中要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从引导、诱导的角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渐进过程中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在结合上日益紧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例如,在低年级学生中练习躲闪能力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到了高年级,则应组织“带球躲人”等难度大的躲闪游戏活动。“玩”是助“教”的一种手段。因此,体育教学中应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必须注意分寸,把握尺度,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实际需要组织必要的“玩”,防止“玩”偏问题的发生。

实践证明,任何一个体育教师,不管你的教学经验有多么丰富、基本技能如何出色都不能保证你在教学过程中万无一失。

--> 2022-05-14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281.html 1 小学体育课堂易发的失误及对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