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4日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的途径

○ 黎平县高屯街道中心小学 杨代军

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很多不足,德育活动的课时不够、小学教师不够重视、家长不够重视等问题。因此,小学也应在理论的指导下,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充分地发挥道德与法治在学生生活实践当中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将法律知识、社会公德体现于日常生活之中。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分析

1.缺乏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环境

目前,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校、社会环境都较差,容易受到客观条件的阻碍。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尚未形成,社会认知能力低,学习能力还处于待开发阶段。学生难以在当前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品德和法律有效熏陶,而缺乏德育和法治教育环境的校园,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目标也较难实现。这时候,教师创设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环境,可以为学生品德与法治教育带来巨大利好。

2.对学生的道德法治教育缺乏重视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未成年人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教育观念的进步,对学生品德和法治教育也更加重视,德育、法治教育在小学教育目标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仍然存在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品德和法治教育不够真正重视,“雷声大,雨点小”,缺乏实际有效的行动。主要体现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疏于对学生品行与法治理论的相关了解,对相关教育实践活动抓得不实,教师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缺乏区分和判断。小学教师应当将教育重心、基本生活技能、书本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使道德与法治教育落实到小学教育的各个环节。

3.学校教师与家庭之间缺乏配合

家校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学生的性格、习惯和内在品质大多是在家庭形成,小学教师需要在家长的配合下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近些年来,各小学已经将德育工作提得很高,有意识地加强了道德与法治教育。但是,由于独生子女多、抓家庭经济为重等原因,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道德与法治教育家庭氛围的缺失,使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难以形成良好的道德法治基础。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活动情景的策略方法

1.创设实践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和普通文化课有很大的不同,道德与法治课程更能吸引学生,更能提起学生兴趣,课堂氛围相对轻松,因此要保持且加强才行。其次,道德与法治课堂不要一味说教,而要努力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真实感受,教学效果势必会更加出色。

例如,要教学“大自然”这个内容,教学目的是给学生介绍大自然的植物和动物,教师告诉学生都有哪些常见的植物和动物,太过单调太过无趣,不如带领学生去郊外或植物园、动物园中游玩。又或是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示,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感受,教师再辅助教导,课堂效果会更好,教学质量会更高。人教版三年级《生活离不开规则》《四通八达的交通》和四年级《让我们了解的环境污染》等都可以用实地感受方法教学。

2.创设表演情境,促进全面发展

表演情境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本上有一些例子,又或者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编排,如表演一段公交车上让座、见义勇为、小包公依法判案等,表演情境取材于生活,必然是丰富多样的,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换看法,取长补短,促进良好认知。也可以是上台演讲,演讲题材可以适当扩展,让学生围绕某一决定好的主题,家长协助展开,先搜集资料再结合品德法律知识来编排,最终上台表演。这个过程是学生对道德法律知识搜索整理到探究实践再到理解掌握的过程,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弘扬优秀家风》时,可以引入中华历史名人故事、传统文化,开展弘扬优秀家风的实践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能够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探讨。这样能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所学知识,也能够从自主的思考出发实现思维的不断成长。最后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了解到的优秀家风践行于自身的生活学习之中,学会为父母分担、学会尊老爱幼、学会做事做人。又如,人教版四年级《合理消费》《学会尊重》等课文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3.创设多媒体情境,加强学生理解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教学,有突出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感官的刺激会更好,而且部分教学教师不能给学生提供实物,创设多媒体情境一定会对教学有所帮助。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成长的主要意识、认识和经验,都是在长久的生活中积累来的,通过生活和学习所构建的,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中国有了共产党》《富起来到强起来》、六年级《我们爱和平》的教学中,只给学生讲述现代史的沉沦,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崛起、民族的觉醒与国家、军队发展是不够的,这些都无法给学生提供实物,单纯靠讲解就会显得淡薄无力。利用多媒体,通过各类纪实性影片如建军大业、抗美援朝、党史教育素材等,可以播放完整影片或者截取片段,给学生还原具体的场景,必然比单纯说教教学更具体、更清晰、更生动,学生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情感会更加丰富,课堂更高效。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获得真实感受,创设实践情境把学生带到校外实践场所要充分考虑到实践场地、途中安全和教育活动开展过程安全;创设相关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创设的环境、准备的资料(所举事例)均必须与道德与法治教育协和与统一,千万不要造成对道德与法治教育负面影响情况,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四、结束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德育方面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对外界事与物的正确理解、养成良好习惯和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并且丰富思想情感。结合上述建议,创设活动情境,辅助和推动教学,对学生的帮助必然是极大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校、家庭要把道德与法治学科和语文、数学课同等重视。教师要认真备课,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实践活动、打造生活体验等多种方式,使教学素材回归生活,以知识和生活相结合的形式,促进小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学科素养奠定基础。

--> 2022-05-14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283.html 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的途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