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7日

信息化背景下打造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探讨

○ 三穗县城关第三小学 王芳蓉

近几年,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于没有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方面,所以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学习数学,甚至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听讲。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转变教学的模式,过去的教学模式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成绩,还降低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为了切实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需要教师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来打造出更加优质的数学高效课堂,这样才能使得学生重燃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创设信息情境激活学习兴趣

小学生总会觉得数学距离自己生活较远且内容比较枯燥无聊,同时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直接将知识灌输给他们而开始反感数学学习。当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那么他们就不会好好听讲,这样一来,数学课的教学效率必定有所下滑,则更谈不上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先认识到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优势。具体来说,它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影音功能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故而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重新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小学生会对与他们生活相关且十分新奇的教学情境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加以实现。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下《折线统计图》一讲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信息情境,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照片,分别体现出自己童年、青少年和中年的身高变化,并让学生进行观察。继而可以将细化到每一年的数据先用表格呈现,再用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来进行展示,能够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教师身高数据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通过让他们观察自己的变化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打造信息化高效课堂突破教学重难点

传统课堂上数学教师需要对演算的每一个步骤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并且还可能要绘制很多图形,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比较浪费时间的,再加上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仅凭教师的单一解释,学生很难快速理解其中的意义,故而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但是信息化高效课堂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同时其展示内容也更贴合小学生的认知特征。当教师将幻灯片展示与个人讲解相结合,不仅可以令学生更快地理解所学内容,同时也省去了教师在黑板上进行大量板书的时间,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三)》时,虽然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了立体图形,但是由于三视图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立体空间思维以及想象力,所以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但它却是这一讲的教学重点。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将各种立体图形的组合与观察视角的切换进行动态化模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立体图形在各种摆放组合下所呈现出的样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课后探究与教学评价

当前教学改革更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实现知识的内化,故而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课后探究的机会,从而使得他们掌握更加先进且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建立网络班级群,学生在进行主动探究的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查找资料并与同学进行网上探讨,有助于学生尽快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此外,通过网络平台,教师也可以更快地将教学评价反馈给学生及学生家长,有利于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并进一步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例如,在学习《植树问题》的时候,由于它的题型十分丰富,故而学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收集到更多的同类习题,并在思索的过程中多与同学交流,能够更快地帮助他们掌握该类习题的解题规律,从而做到举一反三。但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那么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并将其情况记录到教学评价系统中。而当家长也了解到了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那么就会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问题,以此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打造信息化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是顺应当前教学发展趋势的。教师要承担起组织建设信息化数学课堂的重任,具体落实时应该充分了解当下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并在明确了他们的兴趣点以后,再将信息技术加以融合,使得学生更愿意学习数学知识,并且喜欢上主动学习与探究的过程。同时采用信息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激发小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从而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 2022-05-17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416.html 1 信息化背景下打造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探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