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7日

榕江县抢搭“桥头堡”政策快车加速推进大湾区“菜篮子”建设

本报讯 (通讯员 潘见波) 近日,榕江县积极抢抓《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实施意见》政策机遇,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加强区域互动合作,依托车江万亩坝区绿色生态农业优势,辐射带动全县蔬菜种植,着力把榕江建成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榕江车江坝区先后入选贵州省首批样板坝区、贵州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贵州省十大辣椒种植基地、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2021年成功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5万亩左右。

打造育种基地,建强幼苗“孵化站”。成立车江坝区育苗经济工作专班,委托浙江大学、省建院规划设计车江坝区育苗中心,打造集约化、科技化、智能化、工厂化育苗基地,重点培育取得农业农村部GAP一级认证的蔬菜苗。引进国内一流种子、种苗企业和技术服务团队,加大对接省农科院、广东华南农大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育苗基地,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研究适宜榕江本地育种技术、特色优势单品新品种选育。目前,建成智能化育苗基地39500㎡,在建9900㎡,实现年集约化育苗量0.9亿株,是全州为数不多的集约化育苗规模上千万株基地之一。

深入产业协作,共建蔬菜“示范园”。按照东西部协作共建产业园区要求,围绕车江万亩坝区“蔬果粮肉”种养循环和抢抓榕江县入选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契机,引进大湾区企业入驻、加大协作资金投入,并结合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佛山·榕江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文创产业基地建设,与南海区共建榕江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面向大湾区的生态农产品基地。截至目前,示范园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800万元;2022年新引进7家大湾区企业入驻,蔬菜种植规模10052亩次,辐射带动全县蔬菜种植6.55万亩,产值达2.31亿元。

立足区位优势,抢抓冬春“供应点”。突出榕江低海拔“天然温室”气候优势,制定冬春喜温蔬菜发展工作方案,以海拔800米以下坝区为重点,建立冬春喜温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以车江坝区为核心重点发展春提早和秋延后蔬菜,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利用蔬菜设施大棚重点发展冬春反季节蔬菜。同时,强化冬春喜温蔬菜高效种植和推广“菜-稻-菜”“稻-菜”水旱轮作模式,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冬春蔬菜基地,提高冬春蔬菜市场供应能力。2021年以来,车江坝区种植冬春蔬菜13325亩,产值7887万元,种植反季节蔬菜679亩,产值1607.04万元。

强化市场对接,畅通供销“机制链”。引导广东省佛山市龙头企业与本土企业建立产销关系,对接广州、深圳、佛山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行订单化蔬菜种植。引进广东企业与本地企业合作承包土地开展蔬菜种植暨集散中心建设,建立蔬菜直采直供基地。同时,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与直供粤港澳的农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着力构建“菜篮子”基地农产品检测结果互认机制。今年以来,全县向大湾区销售蔬菜1195吨,产值达450万元,蔬菜直采直供基地种植蔬菜3000余亩。

--> 2022-05-17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431.html 1 榕江县抢搭“桥头堡”政策快车加速推进大湾区“菜篮子”建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