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祥宽
近日,重读《向农民道歉》一文,感到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者马银录作为县委组织部部长,深入基层一线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过细致耐心的工作,从刚来时的群众不信任到离开时的依依不舍,使一个远近闻名的“问题村”由大乱到大治,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们对人民群众的真正挚爱,对党的事业的深厚感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正因如此,他们才心怀向农民道歉的勇气!
县委组织部部长向农民道歉这一事例,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的地方。它告诉我们,党员干部在面对群众的一些具体问题和诉求的时候,要站稳群众立场,有错误和失误的时候要敢于承担责任和勇于道歉。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许多工作都无现成经验可以遵循,必须经过大胆探索实践,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既然是探索,就要付出代价,失误就不可避免。具体工作实践中,党员干部能否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是对其在失误面前是否真的愿担当、能担当、会担当、善担当的全面检验,也是对领导干部胸襟、品行、能力、素质的综合考量。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学会与群众面对面平等地沟通、交流,切不可盛气凌人、颐指气使、高高在上,尤其是有错误就要改正,做错事就要道歉,条件不成熟就要妥协,即使认为自己都是对的,但群众不接受,我们也得尊重群众,还需要继续说服和争取群众的支持,千万不能去批评和指责群众。只有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我们的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巩固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