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8日

院坝协商会 迸发新活力

—— 黄平县重安镇清水江村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军 通讯员 徐大荣

在黄平县重安镇清水江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走,开院坝会去!”一说到“院坝会”,群众津津乐道:在宽敞的农家院子里,大家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把自己关心村事、家事一股脑说个痛快。

村干部们一边倾听,一边思考,在寻求解决办法的同时,不忘向群众宣传党的好政策、好声音。把会场搬到院坝、老百姓家里,以‘拉家常’的方式商议大家的事,拉进了大家的距离。

通过院坝协商会,聚起了民心、道出了民意、解决了民生实事,展现了清水江村学习党史、筑牢初心、为民办事的新作为,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院坝里有“大平台”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清水江村把院坝会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同时,结合群众反馈的意见建议和活动开展的实际成效,不断探索群众需求意愿,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带动群众参与建设的有效做法,形成群众“出题”、干部“答卷”的为民服务长效机制。

将会议场所搬到农家小院,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大家在院坝里搭建了一个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排忧解难平台。

每次院坝会,围绕和谐社会这个主题,都会把近期所遇到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摆上桌面,村里的寨老,德高望重人士以及村干细心倾听事情的前因后果,耐心为矛盾双方化解心结。2021年,通过院坝会共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

村民何敏表示,院坝会让大家面对面地来谈及家庭矛盾,用公心来进行评判,有助于规范村民的行为,在大家的监督下,有助于减少家暴等行为的发生。

众议解决“大问题”

清水江村三组处于清水江畔,因乱倾倒垃圾到河里,在远处看,似有四条瀑布汇入清水江,有人取名为“垃圾瀑布”。改善清水江村三组的环境卫生成为村委会刻不容缓的一件难事,也成为院坝会的一个热点话题。

“能否增加垃圾箱放置?”“能否增加保洁员?”“能否增加家用垃圾桶?”“自家垃圾自家处理,改善自身乱任垃圾习惯。”为了不想带一个“垃圾组”的帽子,村民们纷纷建言献策。

“农村垃圾收费是政策趋势,当前很多村寨已经实行垃圾收费了,建议三组要实施垃圾收费。”驻村第一书记解释道,《黄平县2019年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要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改善服务收费制度,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服务原则,通过每年按户收取一定的卫生保洁费用,用于村庄生活垃圾的日常分类收集和保洁。

院坝协商会从群众关切出发,围绕乡村干部在走访中群众提出的诉求,始终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矛盾纠纷”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多方整合力量着力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难的问题。今年来,共组织开展院坝协商会15场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20条,梳理民生诉求8个,解决实际问题4个。

协商出来“大活力”

清水江村召开院坝会,每次绕不开的主体就是讲环境卫生整治,从最初大家的不理解、不支持,到现在的互相监督,实现家家户户干净整洁。

4月22日晚,清水江村河坎边(清水江村三组)、冷水寨(清水江村五、六组)“寨管委”分别组织召开院坝会,协商自然寨卫生户评比事宜。会议征求了村民在奖励奖品发放等的意见和建议。

5月6日下午,清水江村村委会组织召开何家寨院坝协商会。会上开展何家寨第一季度卫生评比“卫生户”颁奖仪式。

“以前不知道院坝会是怎么回事,现在弄明白了,原来就是个听我们老百姓说,大家商量怎么做的会,比如这次卫生评比就很好,公开透明有实效。”村民在参加颁奖仪式上连连称赞。

院坝协商会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反映问题、解决问题的议事平台,广大群众借助平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集体协商,共同为家庭建设谋划出路、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

--> 2022-05-18 —— 黄平县重安镇清水江村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506.html 1 院坝协商会 迸发新活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