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马坡井小学 杨 胜
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认字对他们来说是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能否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是老师识字教学首要思考的问题。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主动进行识字学习,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一、拓展识字途径,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1.校园是自主识字的天地
学校生活是个万花筒,汉字在我们的校园中随处可见,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作为识字资源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1)认识同学名字,提高识字兴趣。一个班级里有五十多位同学,大家在一起很快成了朋友,孩子们都想认识对方的名字,更想知道这些名字怎么读怎么写。我们可以抓住这一契机,指导孩子制作名字牌放在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小主人教同学认识自己的名字;让孩子们轮流点名发作业本,使全班孩子都有机会发本子,认识或巩固同学姓名中的汉字;另外,还可以在班里开展“我来介绍我自己”的活动。学生每天都欢天喜地地做这些事,慢慢地也认识了许多字,如:“杨、张、廖、苏”等,甚至还包括一些比较难写的字:“馨、熙、鑫、勇……”这样孩子们很快认识了许多汉字,也养成了处处留心认汉字的习惯。
(2)认识标志、宣传标语、树名,提高识字量。在孩子入学不久,我们可以领着孩子参观校园,认读标牌和宣传标语,告诉他们这是什么地方,谁在这儿干什么?我们在这里应该怎么做?如认识标牌:实验室、图书室;读宣传标语“请说普通话”“别踩我,我怕疼”“校园是我家,爱护环境靠大家”等等,孩子们边走边认,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熏陶,在识字过程中接受自然常识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有些字适合创设一些情景,更易于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学《日月水火》一课时,可根据象形字近于图画的特点,努力让学生发挥丰富的形象力,通过让学生听故事、演变动画、看图猜字、画古字读今字等多种活动一边感受汉字的演变过程,一边探究字形和字义的联系,根据汉字的发展变化,识记生字。以“日”字为例,安排学生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描画太阳,讲一讲古人是怎样造出这个字的,为孩子架起与古人对话的桥梁,让孩子亲身体会古人造字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欲望。
3.挖掘课堂资源,趣味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识字愿望,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去主动识字,体会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猜字谜:把猜字谜引进识字课堂,学生不仅学得津津有味,还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发挥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因而采用猜谜语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效果就会很明显。如教学“美”字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成:“大山羊没尾巴。”学生会兴致盎然地参与编字谜、猜字谜活动中。这一刻,识字变成了一种兴趣,一种思维锻炼。
编故事:用编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一个个抽象的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这样既使枯燥抽象的笔画变得富有灵气,又给识字增添了趣味性。如“末”和“未”两个极其相像的字,如果只说“末”是第一横长,“未”是第一横短,学生还是容易混淆。于是可以编故事:“末”和“未”是一对双胞胎兄弟,“末”是大哥哥,“未”是小弟弟。大哥哥帽子大(第一横长),小弟弟帽子短(第一横短)……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他们在记住这个故事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字。
变魔术:学习汉字的过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有章可循的,给汉字加一笔、减一笔、换一个偏旁都会变成不同的字。通过“变魔术”游戏,在熟字的基础上认识新字,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编顺口溜:在识字过程中,为突出形近字的不同之处,启发并鼓励孩子给易混淆的字编成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就会快乐地识记形近字。如教“问、闹、闯、闪、闻、闲、闷、间”可分别记为“口字进门问一问”“市字进门街道闹”“马字进门往里闯”“人字进门快快闪”“耳字进门听新闻”“木字进门很清闲”“心字进门闷得慌”“日字进门做坐中间”。
4.引导归类,集中识字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抓住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特点,就能识记和理解生字,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效率,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由“包”字引出“跑、泡、炮、袍、刨、狍”等一组形声字,老师引导他们知道这一组字都有表音的“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构成了不同意义的字。这样,我们通过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举一反三,一下子就认识了六个生字,而且大概知道了这些生字的意思,这对于他们避免写错别字也是很有帮助的。
二、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文字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合在一起教。”我们要抓住低年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识字欲望,鼓励学生留心生活中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汉字,并且主动去认识更多的汉字,这样不仅可以加快识字速度,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热爱生活的情感和认真观察生活的态度。为了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我们可以向家长宣传孩子课外识字的重要性和教孩子识字的方法。家里的生活用品蕴藏着大量的识字素材,家长买回了物品,如白糖、水果、小食品等,可以随机让孩子识字;也可以在家具、家用电器等旁边贴上对应的名称,让家庭变成识字的场所。还可以鼓励在学生看电视、看课外书时认识汉字。另外,引导学生和父母一起上街时,在商场、超市等地方,从各种宣传标语、商标、招牌、广告牌上去识字。这样把教学引申到课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
“春风吹绿千枝柳,时雨催红万树花。”老师像一缕春风,把识字兴趣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里,识字能力一定随春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