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8日

“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与批改策略

○ 凯里市第十五中学 龙小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点繁杂,很多知识点需要不断地进行重复记忆,因此老师在给学生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也都是让学生抄写、默写、背诵,大量进行试题训练。但是这样的作业布置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进而记忆效果极差。“双减”背景之下老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作业设计方式,改变以往枯燥乏味单调的作业布置形式。

在“双减”背景下,老师在给学生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减量增质,改变以往无序低效的作业布置形式,真正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作业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的一门课程,更是要对学生的三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引导。为此,老师应该重视作业设计与批改。

一、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1.形式相对单一,制约学生个性发展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虽然需要学生进行记忆的知识点较多,但是单纯进行记忆还不够,还需要让学生在各种实践中积累相关经验。往常老师进行课后作业布置,主要是以选择、问答等方式为主,作业形式千篇一律,既不利于学生提起对于作业写作的积极性,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相关思考,没有达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设定,也制约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探究思维发展。

2.内容上实践性开放性不强,拓展性不足

在进行作业设定的过程中,只让学生单纯对知识点进行重复远远不够,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对其进行深入复习与思考。但是现在老师在进行作业设定时为了让学生取得更高的分数,只关注理论知识的重复,对于实践性知识则十分忽视,导致学生就是单纯记忆知识背诵知识的机器,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应该如何应用于实践中。

二、课后作业设计与批改策略

1.丰富作业类型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想要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作业,老师必须要坚持多样性与发展性并举的策略,创新课后作业形式,设计出切合教育教学内容和初中生实际心理发展特点的作业。例如,在教学“网络是把双刃剑”这一课题进行小组合作调研,通过这一作业,学生会在课后积极搜寻大量资料,不仅能让学生对课上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复习,还能使学生学习内容得到扩充,思维得到发散,一举多得。

2.做好作业内容规划

随着新课改、“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老师在给学生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相关标准要求,全面检测学生所学的知识,既要给学生复习是什么、为什么等陈述性的知识,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复习怎么办的程序性知识。例如,在教学“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节课程中,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调研作业,让每个学生上网搜索我国近些年以来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政治、经济、生活等多方面分析,然后再让学生依据自己家乡发生的实际变化进行思考,如果让你建设你的家乡,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这样学生就能在调研调查的过程中加强对于这个框题知识的思考,也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

3.实现分层作业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知识复习,老师还需要采用分层作业布置形式给学生进行作业设计。例如,在教学“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一框题时,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笔者就选择让他们对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做一些选择填空题,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优等生老师则给他们设计一些综合运用知识的大题,让他们学会将知识点融会贯通。这样一来,既不会让优等生“吃不饱”,也不会让学困生“吃不上”,真正提升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现在老师在给学生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多样性、丰富性,使学生的兴趣被调动,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 2022-05-18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512.html 1 “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与批改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