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18日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 从江县停洞镇苗朋小学 梁志忠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并将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现在,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了美的教育。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则教室的气氛必然紧张、严肃,使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他们学习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二、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教学《认识更大的数》时,可结合神舟号载人飞船的图片或影视资料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航天领域的高速发展,正表明我国的综合国力日渐强大,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准备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不仅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意教育,也增加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如,在教学统计的知识时,让学生调查各自家庭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再进行相关计算,从而唤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可让学生调查十年内家庭拥有电视机、电冰箱、电脑、电话、手机、摩托车、小轿车的数量,从而让学生体会我国经济发展之快,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奋发读书的热情。

三、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中的德育素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含有大量德育因素,教师在教学知识同时,要注意发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悟道明理。在教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笔者就向学生介绍了著名的“黄金分割”知识,从而揭示了一种审美的线段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按黄金分割构造的事物。如中外名建筑、窗帘的束带、女孩裙子的腰带等,使学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还可以展示很多名人的身材不是“黄金分割”构造,从而揭示“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学习认识分数这一章节中,课后总结笔者出示了一句名言“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值愈小!”通过这句名言,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分数,也懂得了做人要谦虚。只有善于挖掘教材,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悦地学习数学、鉴赏数学的美,才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陶冶出学生的高尚情操。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上有很多骄人的成就而引领世界。教师可以列举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事迹:在南北朝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落后,祖冲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精确地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这比同时期的欧洲早了一千多年。通过这样的例子,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 2022-05-18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544.html 1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