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巩县凯本镇中心幼儿园 杨光前
篮球对于幼儿来说既是一种运动器材,又是一种玩具,它独有的趣味性、多功能性,对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促进幼儿的专注力、运动协调性等具有独特的作用。根据乡村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篮球特色课程,激发幼儿对篮球运动的浓厚兴趣,并根据乡村幼儿的年龄特征,制定不同层次的篮球运动技能发展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实施手段,在促进乡村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同时,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勇敢拼搏等优良心理品质。
一、理论依据和现状分析
(一)理论依据
篮球运动具有儿童游戏的特点,历来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篮球活动是最适合幼儿开展的运动项目,其独特的趣味性、多功能性能有效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是形成幼儿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将3-6岁儿童的动作发展做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操作建议。如在健康目标中提出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在3-4岁的要求中就提出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能双手向上抛球。4-5岁中提出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能连续自抛自接球。5-6岁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能连续拍球等要求。并在教育建议中提出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现状分析
乡村幼儿园承担着原住民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前教育任务,这些教育对象特别是乡村原住民子女,大多数是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成长的。这些孩子们的园外时间大部分是看电视、玩电脑,而很少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锻炼,这样就出现了农村幼儿在体能和体质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幼儿园为了管理上的方便,或者受制于场地、器材和师资的不足,对幼儿体育活动没有足够的重视,以致许多幼儿的身体素质受到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一现象,近年来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开展了形式多样、科学合理的篮球活动,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他们团队合作、勇敢拼搏等优良心理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幼儿的动作发展必须要借助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研究发现,影响幼儿动作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忽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2.忽视幼儿锻炼的有效性;3.忽视幼儿活动的开放性。
二、乡村幼儿园篮球特色课程的策略
1.集思广益,有效开展篮球体育活动
篮球课程是设计,我们可以在教科书上寻找,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可以利用教师的已有经验整理,可以利用教研组成员的智慧开发教学素材,更可以最大限度动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大范围地收集篮球课程的素材。采用家长参与收集、全体教师设计评比活动、进社区收集等策略,“撒网式”收集我们身边的篮球课程,将集体的智慧发挥到最高点。
2.去粗存精,有效分类与加工篮球课程素材
初步收集的篮球活动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杂乱无章。幼儿园教科研小组严格按照“是否符合农村幼儿园园本教材的需求,是否符合幼儿的成长规律,是否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两符合一有利于”的标准进行筛选和分类,去粗存精,然后进行加工和创新。
3.营造篮球活动氛围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农村幼儿园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增强幼儿对篮球活动的兴趣,积极参与篮球运动,我们努力营造一种运动并能产生互动的环境。农村幼儿园创设了运动大环境、班级篮球区角环境。
4.教师学习篮球技能
篮球特色项目建设,教师工作是关键,可以组织教师学习篮球知识和技能,讨论、制定篮球课程目标,观察记录孩子在篮球活动中的表现,为运动教研积累研讨素材,有效解决在实施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另外,我们还组织教师开展篮球教研活动,每个月多举办一次教师篮球技能比赛。
要把篮球活动教学视为全面育人,终身发展的目标,强化情感、兴趣、创造、个性和能力培养,使幼儿主动、愉快地学习,作为加快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的需求,促进农村幼儿特色课程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