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21日

让童心自然流露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 岑巩县龙田镇中心小学 余万银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教师最感烦恼的事情。特别是小学生作文教学,教师难教,学生难写。即使有的学生费尽心思写出一篇作文,老师也总觉得不满意。其根本原因在于有很多老师没有从儿童心理特征的角度去考虑,而是用成人的心理、用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因此,作文指导方法不当。有的教师把学生的作文东改西改,使其面目全非,而且用大话、套话给学生作文判“死刑”,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得不到提高。笔者认为,小学生作文教学方法要适当,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针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用适合他们的心理、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去指导学生写作。让他们的童心得到自然而然地流露,展示他们天真烂漫的自然天性,坚持科学的训练。日久天长,学生的作文便会渐入佳境。

作文教学要让童心自然而然地流露,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的个性。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懂得儿童心理学,了解不同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用心理学原理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科学地指导学生作文。少年儿童由于年龄小,知识有限,又富于想象和幻想。所以,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经常带有主观色彩。有的表现为天真、幼稚、新奇、美妙;有的表现为荒诞、离奇。但都有爱新奇的一面。虽不及成人认识深刻和具有理性。但正是因为他们主观色彩的认识,使他们敢想、敢问、敢说,没有成人那么多的顾虑。因此,他们说话就来得自然,写起文章来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他们的心迹。这种特点正是我们作文所需要的,也是十分难得的。教师应注意保护儿童的这种天性,让学生的这种天性得到充分发挥。不要用作文要求的框框套套去框住学生的思维,而要让这种思维自由发展。因此,他们眼里看到的事物总是那么新奇、鲜活、可爱。如把天上的云彩说是仙女最漂亮的晚礼服;把云的形状与自然界的各种形状加以比喻。再如把春天来了说成是春姑娘踏着云朵来了,“小草在睡觉,请勿打扰”等等美妙新奇的比喻,拟人乃至到夸张构成了一个美妙、神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世界。若写成文章自然生动形象,妙趣横生,活泼灵动。儿童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他们的个性心理是有差异的。而每一个个性都有优缺点,教师不应该限制儿童的个性发展,不能对他们的要求整齐划一,而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常言道:文如其人。教师要指导、鼓励学生多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心理实际出发去写作文,让学生的作文千姿百态、争奇斗艳。

第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儿童认识世界首先是观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才能获得更多的感性形象,感性形象越丰富,越有利于发挥想象。想象是最好的思维品质,也是最好的作文品质。因此,在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挥洒自如地作文,让其童心自然流露。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除了课堂教学中运用直观手段以外,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哪怕是一只蚂蚁、一只蝴蝶,也非常重要。要养成爱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观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把握观察事物的方法、步骤,并要求把观察到的写成观察日记。然后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写成作文。想象力的培养除了观察事物以外,还要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并充分利用教师分析课文的机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课文。作文训练课,教师要进行想象力的片段练习。如给学生一个词语,让学生发挥想象,造一个句子或写一段话;让学生根据一些内容、发挥想象仿写一段话;观察一幅画,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总之,只要教师稍加点拨、诱导,学生想象的翅膀就会张开,各种各样生动鲜活的形象就会在大脑中产生,作文时便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第三、多训练学生说话。俗话说:“言为心声。”儿童说话最能表达他们的心声。说话和作文有着重要的关系。说话是作文的口头表达形式、雏形。而作文是说话的书面表达形式,是对说话的整理和艺术加工。因此,说话是书面作文的基础。如果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强,对其书面作文产生积极的影响。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机会,给学生创造一个说话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地发言,让学生说起来。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鼓励他们大胆质疑、讨论、发言。对于不爱说话的学生要多鼓励、赞扬,少批评、指责,使学生在发言后得到快乐而感兴趣。长期训练就会使学生养成习惯,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教师再通过作文教学,启发学生。作文就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怎么想就怎么写。当然要强调作文顺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分清主次,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总之,要启发、指导学生把想的、说的及写的有机结合起来。那么,作文也就不会无话可写,或者是有话写不出了。童心也就会在作文中真诚、自然地流露。

第四、对学生的作文要求不要太高。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它跟认识规律一样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好到好的过程。就是作家也是从零开始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一开始不要要求过高,如果要求过高了,学生则难以达到。几次作文后,学生便对作文失去兴趣,甚至厌倦,严重者会产生恐惧心理,童心抹灭,哪还有什么话可说可写呢?对学生作文,应根据不同年级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心理实际、个性差异进行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要求学生的作文整齐划一,而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有的学生作文好一点应多加鼓励,并提出稍高一点的要求,有的学生基础差,教师不能打击,应该关心、帮助,耐心地辅导,充分肯定其优点,委婉指出不足之处,使学生产生写好作文的动力和信心。千万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小学生的作文,不要把那些属于儿童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看似荒诞离奇的、可笑的东西横加干涉,一概否定。要多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想象,避免把学生作文看成是成人化的东西。总之,语文教师应掌握科学的作文训练方法,对小学生作文要善于指导,一定要保护他们那颗天真无邪的童心,让他们的童心自然流露,使作文逐日生辉。

--> 2022-05-21 ——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921.html 1 让童心自然流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