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22日

小学语文微作文教学策略

○ 黄平县谷陇镇王坳小学 袁秋银

新课标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将微作文训练融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就是创新写作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微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微作文又称微写作,它要求学生用200左右的文字,精炼、准确地表达观点,抒发真情实感。相比大作文而言,学生进行微作文所需的时间更短,难度也更小,负担不重。若将微作文布置在日常训练中,学生容易接受,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小学语文微作文教学策略

(一)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在对小学生微作文进行写作引导时,应注重指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通过观察事物的变化,可以发现不同的世界,丰富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例如,对植物的观察,学生可以发现植物的叶片、花朵,随着阳光的变化而变化;观察“春夏秋冬”四季随着气候变化的景物特色,可以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也可以带领学生去踏春、秋游或体念生产劳动,能够为学生积累更多生活经历和写作素材。学生运用微作文的表达方式,可以使写作思路更加开阔,写出的作文才具有可读性。

(二)观察生活中的人物,抓住特点描写

小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平凡普通或者单调无聊,没有可以写进作文中的素材。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物,进行人物的微写作。例如,让学生写“身边的人”,像街坊邻居、街边的小摊贩、学校的老师、班上的同学等等……布置此类命题,不仅可以让学生留意到身边的人和事,还能提高学生观察、叙述和描写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力,加深学生的思想深度。

又如,笔者引导学生以《有你,真好》 为主题开展微作文训练的时候,首先指导学生在创作之前做好充足的写作准备,如对微作文的题目进行设立,对作文的立意与主题进行明确。在微作文练习中鼓励学生从生活的小事入手,回想自己在何种场景下发出过“有你真好”的感叹。在作文中仔细描写当时的场面,回忆人物的语言对话,将原因、经过和结果表达清楚,要倾注自己的情感来写,才能感染读者。

(三)对阅读文章进行仿写、续写、随记

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知识的最重要途径便是阅读各种文章,在学习课文和阅读课外文章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对文章进行仿写、续写和随记。仿写和续写的模式,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技巧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并成为自己可以应用的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随记则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基础语文知识,将一些生僻的字词成为自己可以应用到写作中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课文《司马光》时,根据课文讲述司马光为救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奋力搬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的故事。文章结尾是小朋友得救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文章进行续写,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微作文写作能力。

教师:“同学们,大家想象一下,缸被砸破了,小朋友得救了,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学生1:“司马光的父亲知道了这件事后,夸奖了司马光,认为他聪明勇敢,救人于危难之中,实在值得赞扬。”

学生2:“司马光的父亲笑着说道,不愧是我的好孩子。”

学生3:“被救孩子的母亲登门感谢司马光,回家把自家孩子狠狠打了一顿,一边打还一边说,让你玩、让你玩。”

在本案例中,教师通过续写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其微作文写作奠定了基础。

微作文作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一种新途径,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会发散性思维和提高自主借鉴能力,小学生不再排斥作文训练,变得愿意去写、愿意去想,使其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微作文教学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而利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 2022-05-22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865.html 1 小学语文微作文教学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