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22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析

○ 黎平县口江乡中心小学 吴 慧

一、强化阅读,增加对语言的关注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大部分教师都相对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在进行文本阅读教学时,仅仅将教学停留在文本内容的理解层面。例如学习新的生字和词汇,对句子也形成深入的理解,但是却没有立足于文本的整体内容全面性地分析文本。但是当前在语用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带领学生重点分析文本中的字、词、句和段落,深入理解语言表达的具体含义。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认知发展情况来说,高年级的小学生虽然识字数量已经很多,但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弱,在阅读学习时,只能够片面性地理解语言文字以及作者的表达方式,因此也就不能抓住文本的主要思想。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形成对课文内容的系统性理解。这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具体到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深入地感知文本,然后立足于语言表达的视角,加深对文本写作主旨和情感的理解,使阅读理解能力和语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结合学情,提高语用教学水平

语文学科属于语言性学科,虽然是相对独立存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更注重体现知识本身的应用价值,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高效教学。不仅要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成绩,还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多样内容。教师只有明确了解学生的大体学情,才能有针对性的规划教学。小学阶段语文学习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教师要帮助每一位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才能让学生获得全面的进步。例如在《荷花》教学中,文中存有很多的拟人句和比喻句,如果教师仅仅通过探究句式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不能有效实现语用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仅能单一理解句式形式,不能掌握具体的应用方式。因此需要结合实际语用情况,为学生细致讲解阅读内容中的句式,在学生深入掌握后,教师就可以加大教学难度,通过文本句式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情感,通过理解语言表达形式让学生理解传递思想感情的多样方式。最后教师还要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分析文本,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感受叶圣陶笔下所描述的夏日清晨的荷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熟读文本,掌握语用策略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既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新的生字和词汇,也要让学生理解作者应用文字的意义,在文字中体验作者的写作情感。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字,了解其用途的同时,学会灵活的文字应用。例如在《狐假虎威》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故事情节发展和对话分析狐狸和老虎的性格,让学生体会文字表达情感地方式。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学生做好阅读的示范,以语调变化来带动学生的情感,然后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阅读空间,并围绕阅读内容设置相应的阅读问题,以问题来引导教学,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有效思考,从而促进语用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让学生积极表达观点,教师在此只需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观察学生的讨论进度,针对问题及时作出纠正。在文本问题讲解完毕后,要再次回归课文中,让学生结合自身理解来深入分析课文情感,让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四、拓展思维,读写同步教学

高效的语用教学,需要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中词汇和生字含义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语用的有效技巧,掌握高效阅读的方法。在学生整体的文本阅读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写作,将阅读中体会的情感表达出来,将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语用教学的实效性。在阅读教学中,写作也是重要的部分,是检验阅读效果的最直接途径,但大部分小学生因为词汇积累量不够,经常会出现句子不通顺、语意不连贯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在教学引导中,教师要帮助学生逐个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既能保证语用教学的实效性,也能强化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使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

--> 2022-05-22 1 1 黔东南日报 c187867.html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