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晓敏) 近日,笔者走进榕江县仁里乡党民村的红花种植基地,只见一株株红花生机盎然,绿油油的植株托起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长势喜人。
今年58岁的潘光禄,是党民村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今年通过村支两委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种植红花,在村集体公司的动员下,他试种4亩。“以前我主要种植水稻、玉米,但因为价格不高,一年下来也没什么收入,村里面说有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红花种子还可以先种,看后期长势后再付钱,待开花后公司以每公斤80元价格回收。现在红花长势很好,我打心里高兴,明年打算扩大种植面积。”潘光禄说。
在仁吉村公路边,村民们正忙着管护红花。
“红花抗旱,花期长,易于管理,我们村集体公司在借鉴其他村发展经验后,决定大力发展红花产业,今年种植10亩,以后逐渐扩大种植面积,不仅可以美化村容村貌,还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村支书吴国锋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仁里乡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全乡范围内推广种植红花,目前已种植50亩。公司与种植户签订了保底回收协议,同时派技术员为红花种植户提供种植、管理、采收上的技术指导。该乡主动引进红花产业种植,在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鼓励群众在秋冬种和春耕种植后的间隙利用闲置田土大力发展红花种植,提高了土地复种率。红花产业投入小、见效快,能带动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增加群众收入。
如今,红花已成为该乡的中药材特色致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