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26日

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新四段”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 天柱县第四中学 何孝锋

体育课堂“新四段”教学模式是将体育课堂原有的教学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进行内部调整,重新优化组合教学流程。所谓体育课堂“新四段”指将一节体育课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热身阶段、学练阶段、竞赛阶段和放松阶段,各阶段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以学情为导向,围绕主教材提倡教学理念教会、勤练、常赛为目标,课中贯彻学、练、赛、评各学段中,以竞赛阶段突破教学重难点,以达到体育课堂高效。其实,体育课堂“新四段”教学模式就是体育课堂内部结构调整的优化组合,更符合当今体育课堂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体育“新四段”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第三十四个教师节关于体育工作指示精神的讲话中指出,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借用习主席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提出体育教育的方向就是帮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北京市朝阳区教委教研室中心孙卫华老师提出观点:“体育课的功能简单归纳就是增强身体健康,同时培育心理健康,最终培养阳光、自信、强壮的人。”强调热身的实效性正是针对健康行为所提出来的;强调竞赛的重要性,体育品德的培养更多的是在竞赛中体现竞争、合作、分享、挫折等意志品质;强调学练的实效性针对更多的是运动能力。如何科学高效地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体质。针对问题可以从体育课堂“新四段”教学模式中解决。

二、 体育课堂“新四段”模式流程

第一阶段热身部分:热身部分对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和健康体育行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热身环节有三个主要环节:第一环节:肌肉动员。让肌肉动起来,进入运动的准备状态,典型特点是微出汗。如慢跑,跑和走的最大区别就是全身肌肉动员的数量多,几乎所有肌肉参与运动。第二环节:神经激活。就是通过拉伸和微细动作控制提高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如肌肉拉伸、平衡练习等,让肌肉热起来以后加强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可以有效地防止运动伤害,同时有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第三环节:项目特点。每一次的热身都应该与将要学习和练习的动作结合起来,突出项目的特点。

第二阶段学练部分:学练部分第一个关键环节是一定要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个关系是教学和练习的关系;第二个关系是学生兴趣和重复练习的关系。我们知道肌肉记忆是靠重复练习来实现的,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既能保持学生的兴趣,又能达到很好的练习效果这就是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了。学练部分的第二个关键环节是必须保证合理的练习密度。练习密度决定了学生的练习次数,而练习次数才是肌肉记忆的关键。所以教师必须设计并保证课的练习密度。 学练部分的第三个关键环节是保证合理的运动负荷。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教师必须设计好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根据项目的不同会有所差别,但是不能低于底线。

第三个阶段竞赛部分: 竞赛往往被我们常态体育课所忽略,觉得没有时间、组织困难等。其实没有竞赛就没有体育(试想奥运会如果不比赛它还能存在至今吗?),更难做到培养体育精神、体育品格等。教师必须认真设计一节体育课的竞赛活动,这也是跟以往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

第四个阶段放松部分:合理有效的放松可以大大缓解学生的疲劳,为后面的室内科目教学和今后的体育锻炼做好铺垫。放松的目标是心悦身松。如拉伸环节重点活动肌肉可以有效放松身体,一个表扬、一句赞美和一个简单小游戏可以放松孩子们的心灵,从而达到心悦身松的效果。

总之,体育课堂“新四段”教学模式是传统四段式体育课的升级和系统教学建构,不仅强化了传统体育课堂的“教”与“学”,更突出了“练”与“赛”,更助推体育核心素养落地。整体来看体育课堂“新四段”促进了课堂的科学化、合理化、有效化,体现了体育核心素养的精神,是体育核心素养的关键,为体育教师指明了教育教学新方向。

--> 2022-05-26 1 1 黔东南日报 c188159.html 1 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堂“新四段”教学模式实验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