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赏郎中学 孙启飞
2019年新修订的人教版新教材,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有关要求,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依据,以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出版了2019年版的人教版新教材。本文以《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将人教版新旧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弄清楚人教版新旧教材间存在的差异,有助于一线生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变化,从而把握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新要求的大体方向,为中学教师提供借鉴,以便更好地在教学中落实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的增减
删除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一节,还删除了一些操作性较低的实验。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在实验2007版基础上增加了1个实验,调整了1个实验,删除了3个实验。教材调整了部分内容顺序,将第二章无机物糖类移到蛋白质之前。教材整合了部分内容,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进行了重新整合,将细胞癌变这一节移到《遗传与进化》。
二、从章、节编排结构上比较
新旧教材都有章题名、引言、题图、本章小结和自我检测等,但在每一个章节中还增加了许多的细节安排。
1.科学家访谈、科学前沿等
在章节中增加了“科学家访谈”“科学前沿”。利用一些中外精炼的科学语言和科学家故事,引人入胜,给教材带来很大的可读性。学生拿到教材易受到新教材内容吸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教育,体会科学家们的献身研究精神和科技的发展进步,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2.问题探讨
新教材中的问题探讨更加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实际出发,引出本节内容的相关问题,从而能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求知欲。
3. 栏目设置
新教材保留了栏目,但进行了优化调整,部分栏目的名称发生了改变,将原有的“与生活的联系”合并为“与社会的联系”。新教材对栏目的应用更频繁,如“学科交叉”栏目的应用,使生物学与物理和化学的学科联系更为密切。
4.自我检测
在习题方面,新教材的课后习题取消了连线题、填空题和计算题,它主要包括概念检测和拓展应用。问答题和图表题相应增多,知识性的题目相应减少,检测学生重要概念以及发展核心素养的题目增多,尤其是在“拓展应用”部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真实情境下复杂问题的题目增多。更改后的习题不仅加强了对学生重要概念的检测,同时基于重要概念和真实情境下的复杂问题,考验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并渗透对学生社会责任的指引,从而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5.本章小结
2019版新教材在“本章小结”栏目中包括“理解概念”和“发展素养”两个方面,“本章小结”理解概念中,把知识主干、核心概念和发展方向加以罗列,尽量避免了大量文字掩盖主干知识,减少其对知识点的干扰,总结了该章节需要掌握的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方向。同时取消了“网站登录”,在书的附录部分增加了实验室的安全准则。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的故事,呈现我国在经济、科技、环保、医疗、卫生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2.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教材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人文底蕴,精选优美的古诗词作为导入情境的内容,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让我们重温唐代诗人杜牧情景交融的诗句,想象夜空中与星光媲美的点点流萤。
3.教材的组织方式追求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学习心理的统一
教材的概念以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为依据,知识体系围绕生物学学科思想、大概念来组织。
4.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重视激发兴趣,提升阅读体验
在学习目标、概念内涵、方法要领和思想观念提炼等方面,注意显性呈现与隐性呈现相结合。改进教材内容的组织方式和呈现形式,使教材易于教师教学和利于学生的学习。
四、教师建议
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新教材的内容确实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优化,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学习新课标,明确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的指向和要求,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要适当地改进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完善整体知识框架,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避免学生机械记忆。同时要处理好新知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处理好知识内容与学生活动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来构建概念。总之,教师只有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的角色,认真研究与分析教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新教材的效能,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以及积极开展实验及探究活动。同时,学生也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深入理解生物学重要概念,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