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第八中学 李荣中
音乐鉴赏的培育不仅仅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更是音乐素养的提升。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不仅需要将品鉴的技巧传授于学生,还应当针对其中的旋律与审美做以教导。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态度来欣赏音乐,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意义
(一)音乐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途径和手段。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音乐鉴赏就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在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现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导到与音乐审美密切相关的内容上,及学习上所要掌握的必要知识,让学生围绕音乐的基本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得到感官上的愉悦,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的情感直接沟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文化素质水平。
(二)音乐鉴赏教学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审美意识是以审美对象的存在为前提的,先有审美对象才有审美意识,没有音乐艺术的美就没有音乐审美意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必须先让学生接触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而音乐鉴赏就是接触大量音乐作品的主要方式。目前随着我国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音乐也成为艺术学考生的重要考试科目,使得音乐也逐渐成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带头人应当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美学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立足于社会的重要能力。
(三)音乐鉴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音乐鉴赏的教学内容,涉及面非常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到完满的教育。”音乐鉴赏教材的内容包括了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曲佳作,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表演形式活泼,知识面宽。在上音乐欣赏课时,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针对性要强,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总之,音乐鉴赏教学是以学生的听觉感知、情感体验、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学习过程。作为教师,要清楚地认识音乐欣赏活动的三个层次与音乐欣赏教学活动过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熟练地掌握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一般过程,精心引导学生在欣赏活动中从事各种心理活动及学习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音乐鉴赏的教学任务。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对作品的各种理解、想法和问题,教师以鼓励支持的态度来调动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合作解决。教师可在课堂中说“大胆说出来吧,让我们共同来解决”。教师放下威严的外表和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有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让他们都乐于畅所欲言。艺术鉴赏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要给学生有视觉上的和谐和美感。教师的衣着要得体,美观大方;教态自然,示范动作有美感;要进行“微笑教学”等等。总之,要让学生尽可能喜欢你,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友好、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引导探究式教学。鉴赏的培养教育过程是以学生学习鉴赏能力为主要教育方向,因而在教学中,除有效的引导示范的品鉴音乐教育形式之外,教师应以学生为本的角度,让学生透过自身形式以及思维能力进行音乐鉴赏,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与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则可创设具体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价值观念以及对于音乐知识基础的了解,进而透过对于问题的疑虑,通过有效的分析与倾听,以达到有效品鉴音乐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渐进式的教学方式展开鉴赏培养教学,即让学生在疑虑思考的自主欣赏之后,再由教师加以引导补充,以解惑学生在思考中仍存留的问题,进而再将鉴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除教材原有的音乐素材之外,教师还可将课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入课堂,如加入地方性民族音乐、苗族飞歌音乐作品,还有多样化的音乐表现形式;也可以加入课堂,如锦鸡舞、芦笙、民歌,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其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
(三)注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人类对音乐作品有了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时,所得到的快感是人生其他体验极少能提供的,分享那快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未来良好的美学意识奠定基础。例如,在欣赏巴赫的有关曲目时,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普及美学的相关知识。巴赫作为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对于世界音乐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作品对于后世的莫扎特和贝多芬等著名音乐家均有很深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欣赏时,要为学生普及巴赫音乐的特点和其中出彩的地方,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审美能力。
(四)丰富课堂形式。教师可以通过编排音乐剧、舞台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中。生活中,学生很难有时间认真欣赏一部音乐剧,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语数外等主要学科的学习上,根本没有时间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如果教师能够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学生也能用心完成的话,那么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陶冶自己的情操,进而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还能够丰富课堂效果。或者,学生可以把在语文中学到的知识改编成一首歌中,然后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过程,还能让学生将在其他学科中学到的知识进行活学活用,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音乐课程的教学建立在音乐的欣赏基础之上,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将音乐作品得以播放,进而引导学生在聆听欣赏中进行学习品鉴。基于此,教师则可将多媒体充分应用起来,以在呈现音乐的同时,亦可结合图片、动图等形式,创建音乐的情境,从而促进可高质量的有效提升,促进学生得到审美能力得以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下进一步加强。
(六)游戏介入教学法。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它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又能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高中生由于年龄特征而显得沉静些,做做游戏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游戏形式都要掌握好尺度,不能喧宾夺主。遵循愉悦原则有一个度的问题,不能盲目考虑学生的愉悦心境,否则很容易形成一个误区。有些教师为了创设愉悦气氛,准备了大量同学们比较喜爱的题材做铺垫,有时会让学生莫名其妙,甚至还导致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如果一节课只是华而不实,对该学习的知识没有掌握,对欣赏的音乐没有领悟其内涵,最终会冲淡教学目的。音乐鉴赏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既要有声、色等感观的愉悦教学,又要有兼含美育和认知,情智统一的审美态度,这样才能有效地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结束语
高中音乐鉴赏作为一门艺术性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是学生未来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音乐鉴赏课程,从多个方面入手,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为学生在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带来一些放松,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以提高其学习成绩,做到音乐欣赏和学习成绩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