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2年05月28日

浅析小学提高阅读速度策略

○ 凯里市第八小学 顾先伦

阅读能力的培养,跟任何其他能力培养一样,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地循序渐进。简单而言,就是学会读懂一个段,接着要学会读懂一个段落,然后再学会读懂一篇文章,一步一步地前进。小学中年级应该着重学会读懂一个段或一个段落,小学高年级应该继续学会读懂段与段的同时,着重学会读懂一篇文章,这样才能把阅读的基础打得扎扎实实的。除此,方法很重要。

一、扩大词汇量,巩固语法知识

教师在帮助小学生不断巩固所学词汇的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小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通过大量阅读实践活动,扩大小学生的词汇量。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长句难句应作适当分析,指出某些汉语言中语法的活用现象,以此加深和巩固已学过的汉语言中的语法知识。

二、扩大视幅

视幅是指眼睛每停留一次所能清晰地感知文字的广度。视幅对阅读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每看一眼,或称定置看清字数的多少;另一方面是眼睛定置次数与时间。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就必须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减少定置次数,增加每次定置词语的接受量,减少眼睛和往返的次数。我们可以把句子分解成若干个短语段,中间划一道斜线将它们切分。例如,老好人/举起他的手/进行祈福。甚至只做两次切分:老好人/举起他的手进行祈福。让小学生将视线投在这些短语段上,自左而右移动目光,进行默读,以此来训练学生扩大以意群为组块的视幅。

三、减少阅读的回视次数

回视是指重读材料时,目光返回至未弄清的词语和句子的动作。阅读过程中的回视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即使是阅读能力强的人,有时也会倒回来看。但回视次数过多,则会影响读速。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小学生在阅读时都有频繁回视的习惯。这一方面与我国小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过程中养成的细嚼慢咽的阅读习惯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自信,担心看漏患得患失心理所致。要克服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减少回视的次数,首先要帮助学生消除阅读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的阅读往往不需要逐字逐句弄清楚,只要获得某些信息就行了。对某一篇文章的理解是相对的,有深有浅,没有尽善尽美的理解。在训练方法方面,我们可以训练小学生掌握以下几种阅读方法:

1.查阅法

查阅法练习时,教师先将拟好的问题和印好的短文一道发给学生,限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读完,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要使这门艺术出精品、出杰作,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生动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小学生在快速阅读中产生联想和想象,主动自觉地思考问题。查阅法所限的时间一般很短,它迫使小学生不仅要快速阅读,而且还要学会自动控制读速,见无关的文字一览而过或跳过不读,遇到有关的信息则稍作停留,以便在最短时间内掠取所需的资料。

2.略读

对文章的感受,应该是一种直接的感知能力。应该不需要仔细地分析就能迅速地、较准确地把握整篇文章,包括感知文章的文体与语体、主旨、思路与结构、文章风格等。迅速感知文体与语体,有助于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把握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是阅读的基本目的。理清思路和结构,是理解主旨的前提。感知文章的风格,能从阅读中得到美的艺术享受。正因为如此,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增强阅读的整体意识,从宏观出发,整段、整篇地教和学,培养对文章的感受能力。略读要求小学生浏览整段文章,领悟大意,并从中掠取概括大意的中心词或中心句,或要求小学生自己归纳中心。这种练习一般可以利用课文来做。

3.语境悟意训练

所谓语境悟意即根据上下文猜测生疏词语的含义。我们平时读书,看报很少使用词典照样学到不少新词。练习依据语境悟意的方式很多,如根据上下文线索进行填空或者释义推断词义。根据几个汉字猜出一个生疏词语的含义,根据几个词语推测出一个句子的含义,根据几个句子猜测出文章整段的意思。小学生通过这些练习逐渐学会悟意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平时阅读实践中,以后遇见生疏词语不忙于查词典,先凭上下文猜测意义。一旦成了习惯,悟意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以上几种训练不仅能帮助小学生掌握速读的技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力,而且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回视次数,从而提高读速。

--> 2022-05-28 1 1 黔东南日报 c188291.html 1 浅析小学提高阅读速度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