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 英
读周作人先生的《苦雨·苋菜梗》,文中有一句引自《邵氏闻见录》中的话:“汪信民常言,人常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胡康侯闻之击节叹赏。”
读至此,我也忍不住与胡康侯一样击掌叫绝。真的,一个能吃苦耐贫的人,无事不可做,也无事做不成。
这使我联想到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现在不少人感叹大学生就业难,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好多单位面临招工困难的问题,不过这些单位往往存在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或工资收入低等情况。不少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总是希望找一个环境幽雅、工作轻松、福利待遇高的岗位。且不说有没有这样的好事,就是有,也该想一想,用人单位凭什么要把这样的好机会给一个没有任何实践经验和工作业绩的年轻人。世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福利待遇高”的岗位往往意味着工作责任重大或工作难度大、工作强度高,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贡献与报酬总是是对等的,工作轻松的岗位不可能有太高的报酬。
其实,找工作和吃东西是一回事。菜根味苦,很多人不愿吃或不屑吃。这就如那些又脏又累、繁琐单调的基层工作一样,许多人不愿做或不屑做。但是,假如好工作找不到,差工作又不愿做,那你靠什么生活呢?这就如吃饭,假如没有美味的食物可吃,那么吃菜根也是可以果腹的。如果坚决拒绝吃菜根的话,那只有饿死一途了。许多高学历的年轻人感觉在城市生存艰难,而很多没啥文化也无技术的农民工却能在城市里扎下根来,就是因为他们能吃苦耐劳,什么脏活累活都愿意干。
事实上,很多成功人士,人们往往只看到他们今天的耀眼光芒,却不知道他们当初创业的艰辛。这些人许多是从最苦最累的基层工作做起,诸如擦皮鞋、做送水工、做服务生、做清洁工、掏下水道、做小吃、摆地摊、收废品、卖报纸、做街头艺人等。他们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最能看清世间百态、体会社会人生,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为他们日后成就事业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而所有这些,都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
咬得菜根者,生存几率就大,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反之,生存空间必然狭窄。因此,要学会放低身段,学会吃苦,日后才能有所发展。